8月31日,為了抗議總統(tǒng)尹錫悅的施政,韓國最大在野黨黨首李在明,帶著一眾同僚,在國會大廈前支了個帳篷,宣布進行“無限期”絕食。
他苦苦支撐了19天,被餓得頭昏眼花、精神恍惚,終于在9月18日,不得不緊急入院治療。
乍一聽,這個新聞相當“奇葩”!但在韓國政壇,絕食其實早就成為了一種慣用的博弈手段。
韓國政客的絕食斗爭簡史
從“絕食”的訴求是否得到回應來看,韓國前總統(tǒng)金大中鬧出的動靜最大。
他絕食抗議過好多次,其中最著名的,是1990年10月進行的為期13天的絕食活動。當時,在金大中的號召下,約30個國會議員加入絕食,導致政局一度混亂,最后迫使當時的韓國政府同意了金大中的多項政治要求。而且,通過絕食,金大中還迅速積累了人氣和威望,幾年后,順利出任黨總裁并贏得總統(tǒng)寶座。
絕食時間更長的,是金大中的“前輩”, 韓國前總統(tǒng)金泳三。
1983年,被軟禁的金泳三發(fā)起絕食,向全斗煥政府提出了5項民主化要求。據(jù)說,金泳三的絕食抗爭相當決絕,苦苦堅持23天,真的是粒米未進,就算送到了醫(yī)院,他也不肯妥協(xié)。這一斗爭,最終在修憲和恢復總統(tǒng)直選等問題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有了金泳三和金大中當“榜樣”,絕食抗議,就此“流行”起來。
1995年,被批捕的韓國前總統(tǒng)全斗煥,因拒絕調查絕食了20來天,期間只喝大麥茶、牛奶和水,結果暴瘦了近20斤,被送進醫(yī)院。
2014年,為了要求政府公開“世越號”沉沒的真相,當時還是國會議員的文在寅,陪著遇難者家屬,絕食了10天。前兩天,文在寅去醫(yī)院看望李在明時,也提及自己絕食經(jīng)歷,建議李在明停止絕食,做好長期斗爭的準備。
此外,還有韓國前代總統(tǒng)黃教安,2019年,60多歲的他頂著凜冽的寒風,坐在青瓦臺前絕食抗議。只可惜,他的絕食沒有得到黨內的普遍支持,餓了8天之后,暈倒在現(xiàn)場,結束了抗爭。
除了總統(tǒng)們,參與絕食抗議的韓國政客們,其實還有很多。李在明也不是第一次絕食抗議。2016年,他曾絕食11天,只不過當時的抗議對象是樸槿惠,如今變成了尹錫悅。
絕食抗議,到底有沒有用?
我不知道韓國人的絕食抗議,到底是從哪里來的?個人感覺,他們可能是受到圣雄甘地的啟發(fā)。絕食抗議,或許就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韓國升級版。
有人認為,這反映出了一種行為處事的“極端性”。從大的方面來講,這又反映了韓國政治的極化,執(zhí)政黨和在野黨無法對話,只能用這種方式來博弈。
但問題是,絕食這一招,有效果嗎?
我覺得,有沒有效果,其實不在于絕食這個動作本身,也不在于絕食了多長時間,關鍵在于用絕食這個手段去抗議的事兒,有沒有民意基礎和政治支持。如果有,就可以促進黨內團結,影響民眾輿論,倒逼現(xiàn)任政府做出改變。
從歷史上來看,金大中的絕食,就得到了不少國會議員的支持。而黃教安的絕食,缺乏支持,只能草草收場。
所以,我們來看一下李在明的訴求,他要求政府進行執(zhí)政改革并全面改組內閣,以及反對日本核污染水排海。
這些訴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尤其是反對排放核污水的這一條。
日本政府的做法,對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和人類健康構成了巨大的威脅。而作為日本的近鄰、利益受損的一方,韓國政府卻態(tài)度曖昧。
在排放的前幾天,尹錫悅高高興興地和拜登、岸田在戴維營會晤,完全沒對日本提出異議。開排之后,尹錫悅又高高興興地吃一頓海鮮,似乎在用行動證明自己的“大度”。
尹錫悅上臺后,和美日深度捆綁,之前讓韓企替日本賠款的事兒,已經(jīng)激起民憤,現(xiàn)在在涉及民眾健康安全的問題上,又如此親日,再次引發(fā)眾怒。
蓋洛普韓國(Gallup Korea)的調查顯示,70%的受訪者對海鮮心存擔憂,60%的人不愿吃海鮮。尹錫悅的支持率,近期也慘不忍睹,只剩下30%多,不支持率倒是屢創(chuàng)新高,接近60%。
更重要的問題是,尹錫悅的親美親日路線,帶來一個強大的韓國了嗎?
截至2023年7月,韓國出口額已連續(xù)10個月下滑。受此影響,韓國的整體經(jīng)濟形勢不容樂觀,經(jīng)濟規(guī)模居全球第13,已經(jīng)跌出了前十。同時,韓國的通脹在抬頭,8月份CPI同比上漲3.4%,經(jīng)濟學家預測通脹率將升至2.9%。
而且,韓國經(jīng)濟面臨挑戰(zhàn),與美國不無關系。美聯(lián)儲的暴力加息導致韓元大幅貶值,從而推高了制造業(yè)成本。美國的產(chǎn)業(yè)保護政策,給韓國的半導體、汽車等支柱產(chǎn)業(yè)帶來壓力,進一步拖累了韓國的出口。
李在明好歹也在政壇摸爬滾打20多年,敢于絕食,恐怕也是看到了當下的情況和民意,否則不會采用如此非常手段。
但有沒有用很難說,畢竟尹錫悅也是個“狠人”!
從過去一年多的執(zhí)政來看,尹錫悅政府不會輕易承認錯誤。即便是梨泰院踩踏這樣的重大事故,其道歉方式也是“避重就輕”的。難道李在明一指責,尹錫悅就道歉嗎?
其次,尹錫悅似乎有著濃厚的“美國情結”,其外交政策也帶著明顯的“價值觀”導向,在這樣的一種“原則”指導下,無論是國計民生還是日本排污,尹錫悅政府恐怕也未必覺得自己有問題,而是與李在明“道不同不相為謀”罷了。
此外,李在明目前被指涉嫌貪腐。從尹錫悅的角度來看,李在明是帶著私心去絕食的。如果輕易妥協(xié),反而會鼓勵對方進行更激烈的斗爭。
因此我們看到,對于李在明的絕食,尹錫悅表現(xiàn)得非常冷漠,他最近忙著出訪,出席各種國際場合,心情絲毫未受影響。9月19日,他批準了法院申請拘捕李在明的要求書。21日,韓國國會通過了同意逮捕李在明議案,引發(fā)共同民主黨國會院內領導層集體辭職。
可見尹錫悅對李在明,拒絕做出讓步,甚至打算針鋒相對。兩個狠人,接下來如何斗法,就讓我們拭目以待,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留言。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