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端午節(jié)假期正式開始,節(jié)假日期間演唱會和文藝演出火熱來襲。火爆的市場也吸引了不法分子的注意,他們打著“內部渠道”“含淚轉讓”的幌子實施詐騙。記者從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了解到,凡是自稱“內部渠道”“含淚轉讓”,并讓通過陌生鏈接下載APP購票的都是詐騙。
北京警方梳理了三類假期常見詐騙類型,包括機票退改簽騙局、郵寄禮品卡類騙局和購買演唱會門票騙局。
其中郵寄禮品卡類騙局,詐騙分子會通過非法渠道獲取事主的收件地址,“廣撒網”郵寄各類“禮品卡”“提貨卡”等,誘導大家通過掃碼領取禮品,之后會引導下載不明APP,進而達到詐騙引流的目的。
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政治處主任李小燕表示,收到不明快遞包裹時,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特別是包裹里含有不明的禮品卡、提貨卡,一定不要掃碼,掃碼很容易掉進詐騙的陷阱里。
而購買演唱會門票騙局,則借著假期各類演唱會和文藝演出火熱來襲,詐騙分子謊稱有內部購票渠道,先收取定金,再編造各種理由,要求事主多次轉賬詐騙錢財。
李小燕表示,觀眾購票要通過官方票務平臺購買,凡是自稱“內部渠道”或者是“含淚轉讓”的,要求您下載各種APP進行轉賬,收取定金等等,都是詐騙。
北京警方還發(fā)布了一起屏幕共享詐騙的典型案例。張女士接到自稱“抖音官方客服”電話,在對方的誘導下,下載了涉詐APP并開啟屏幕共享功能,后手機被遠程控制,銀行賬戶的定期存款被轉為活期。 張女士收到銀行發(fā)來的短信提醒“定轉活”后,立即想到了民警宣傳“定轉活是詐騙”的視頻,立即撥打“110”報警。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永外派出所民警迅速出警處置,發(fā)現(xiàn)事主的手機處于黑屏狀態(tài),關機鍵和屏幕均無法操作,立即使用“強制關機”的技巧重啟了手機,及時切斷了網絡連接,并對所有銀行賬戶采取了緊急掛失措施,有效避免了133萬元的損失。
中國銀聯(lián)風險控制部高級總監(jiān)王宇介紹,部分詐騙類APP的惡意程序含有屏幕共享功能,有的APP還含有特殊的手機黑屏程序,雖然用戶看不到屏幕,但不法分子仍然可以遠程查看到支付驗證碼。建議用戶及時關注銀行賬戶大額資金變動情況,如有疑問及時致電發(fā)卡銀行。
據介紹,今年以來,北京警方共破獲電詐案件2600余起,同比上升29.2%,刑拘電詐及關聯(lián)犯罪人員3200余人,同比上升24.4%;返還群眾被騙資金3.6億元。
編輯: | 王一鳴 |
責編: | 丁桃 |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