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為全國率先進入老齡化的城市,相應的適老化設施能跟上嗎?徐匯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官發(fā)現(xiàn)了一條舉報線索,同時列入改造計劃的兩座人行天橋,一個已經改造完成,投入使用,扶手電梯+廂式電梯,行人過街無障礙。而另一個卻一點動靜都沒有。
沒有動靜的這個,就是宛平路肇嘉浜路天橋。根據交警部門的信息,肇嘉浜路是徐匯區(qū)的一條主干道,定位為城南的快速通道。與之相適應的,就是斑馬線更少,讓行駛的車輛盡量不要減速??墒?,這就苦了要過街的人了,尤其是老人和殘疾人。
在宛平路肇嘉浜路路口,想要穿過肇嘉浜路到馬路對面,有兩個選擇,要么繞行約1公里,走斑馬線;要么就是爬上15米高的天橋。于是一些人就另辟蹊徑,選擇了第三條路,強行橫穿馬路,這個危險程度可想而知。
既然老百姓迫切需要加裝電梯,而且也已經列入到改造計劃,為什么一直不動呢?說起這事,區(qū)建管委的工作人員也是一肚子苦水。說起來加裝天橋是他們的事,可是他們真心變不出來空間,當初設計天橋時,并沒有考慮到加裝電梯的情況,所以天橋緊挨著周邊商務樓,一點富??臻g都沒有,根本無法再掛一個扶手電梯。
作為外行的小編,就想知道,那加裝個廂式電梯不就行了么,垂直上下,也占不了多大空間。
說到這個,建管委的苦水就更多了,要裝廂式電梯,地下必須有4米以上的空間,安放電梯井??墒牵@里的地下有地鐵,有高壓電,管線分布圖上密密麻麻,要想給這些管線搬家,就不是他們一家能做主的了。
公益訴訟檢察官一面督促設計公司提供更可行的設計方案,一面督促多個職能部門參與其中,共同出力。
最終,設計公司拿出一個非常特別的方案:
西南面地面抬高1.3米,給地下管線讓道,加裝扶手電梯。
東南面加裝斜掛式升降機,方便行動不便人群出行。這樣就可以盡量少的搬遷管道和綠化。
方案確定,其他的就不是事兒了。近日小編得知,管線搬遷和綠化搬遷已經開始了,也許周圍的居民根本沒注意到這些工程,這是因為,為了盡量不干擾居民生活通行,搬遷工程僅在夜間施工。
(看看新聞Knews記者:陳敏佳 郭南一 編輯:老徐)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