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人造肉”概念在國外和國內都引起了眾多關注。
5月份“人造肉”第一股 Beyond Meat 在納斯達克上市,當天其股價就上漲了163%,創(chuàng)造了2000年以來的最高IPO首日漲幅紀錄。招股書顯示,Beyond Meat 是全球11家人造肉創(chuàng)業(yè)公司中第一家上市的公司。公司主營業(yè)務是利用植物蛋白合成“人造肉”,主要銷售對象為主流零售、餐飲商。
Beyond Meat 上市前的投資陣容強大:微軟公司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前通用電器CEO 杰克·韋爾奇、好萊塢巨星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等均在投資人之列。而國內商家也在“人造肉”行業(yè)上動作頻頻。在近期某電商平臺的購物體驗活動中,“人造肉獅子頭”也賺足了消費者的眼球。
“人造肉”的科技含量有多高?
“人造肉”主要分類兩種:一種是素肉,一種是培育肉,目前主流素肉,即由提取的植物蛋白加工而成。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陳潔教授指出,目前培育肉還處于實驗室階段,市場上所見基本上都是植物肉或稱素肉。
“人造肉”的科技含量正在不斷提高,除了要讓素肉的蛋白質含量提高之外,讓植物蛋白呈現逼真的紅肉顏色也屬于高科技,這種色素是用發(fā)酵法來生產大豆血紅蛋白,當添加了大豆血紅蛋白以后,植物蛋白不僅在顏色上更像肉,風味上也會產生血腥味。
“人造肉”安全嗎?
目前國內主要模擬肉類成品和半成品,比如素香腸、素的紅燒肉、素龍蝦等,在某種程度上模仿肉制品味道或外形,而國外新一代人造肉主要利用分子生物學、大分子物理等技術,將大豆蛋白結構轉換成肉類的纖維狀結構,實現對動物肉的全真模擬,其可塑性強,這也是國內企業(yè)亟待突破的人造肉的核心技術。
陳潔說,素肉在我國生產已久,只要按照國家規(guī)定標準生產,安全是有保證的。目前我們已經可以用生物技術來生產一些植物、配料,可能會成為一種趨勢。未來利用這個技術,經過合理的重組,不僅是從外觀做的跟原來的產品做得更像,而且也可以從內在角度,甚至于從分子角度更接近于原來的真實的食品。
為何資本聞風而動?
近年來伴隨著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人們對健康、環(huán)保意識的提升,以及全球素食風的興起,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人造肉這種新型的健康食品,國內以素食為特色的主題餐廳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紤]到素食肉類產品價格略高于市面上銷售的動物蛋白肉制品,且消費者對其需求來源于健康環(huán)保、獵奇,素食肉類當前在高線城市有較大發(fā)展空間。
私募投資人王益和指出,“人造肉”將來可能在實業(yè)界產生很大的產業(yè)反響。因為“人造肉”相當于是一種新的食物原材料,這是一個很大的產業(yè),而原先從事豆制品加工的公司一定會非常重視。一旦“人造肉”這個產業(yè)成型,這些企業(yè)將面臨巨大的競爭,而轉型做“人造肉”,提前布局是企業(yè)不得不考慮的。
(看看新聞Knews記者:蔡亮 秦揚軻 陳成(實習))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