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見到華陰老腔保護中心主任黨安華,他正在給同事安排工作。
黨安華
招生簡章
“圈的這幾處你再修改一下,盡量短些,主要內容就是要突出免學費,改好就送到電視臺多播幾次”
今年7月1日,第三屆華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老腔培訓班就要開課了,之前的兩年已經開辦了兩個班,有一百多名老腔學員畢業(yè)了。
“我們對全國招生的,沒有經費打廣告,你來了好,也替我們宣傳一下”
【視頻:過門】
黨安華戲謔的對記者說。他要把錢省下來,留著給即將開班的老腔培訓班。十年前,在華陰老腔最困難的時候,正是他的幫助和努力,和老腔藝人走過最艱難的歲月挽救了華陰瀕臨滅絕的老腔藝術,讓老腔重新煥發(fā)青春??勺罱?,他卻遇到了難。
“前兩天,我讓同事統(tǒng)計了一下今年華陰老腔的演出場次,半年過去了,才三十多場,這個不足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呀”黨安華憂慮的說。
他說的演出,就是指華陰市老腔保護中心和兩位國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張喜民和王振中帶領的喜民班的外出演出。他們一直和喜民班合作,華陰老腔中心主外,聯(lián)系演出,安排行程,喜民班主內,搞好節(jié)目,保證質量。老腔保護中心抽取演出費用的三分之一,這部分錢再用于華陰市老腔培訓班課本、教師工資、以及器樂的補充和更換。
黨安華說:“確實緊了,主要原因我這兩天想了一下,以前演出多,但演出費用低,最低也就兩三千,現(xiàn)在我們提高了點價格,提到一萬元,但是人員也多呀,演出隊近二十個,往往一場外地演出光路上就占很多時間,一平均,確實沒有什么錢?!?/p>
除此之外,在今年全國大環(huán)境下,政府部門和國企單位對大型慶典活動的減少,這也對喜民班的外出演出造成不小影響。黨安華說,目前老腔保護中心從事的老腔保護藝術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兩塊,一塊是與喜民班合作外出演出的抽成,另一方面就要靠立保護項目,申請政府劃撥專項經費。
【視頻:華陰老腔結束】
“我們現(xiàn)在有六個省級項目,給過保護費用的只有兩個,這兩個項目是09年申報的,給了兩回,每次給二十萬”
老腔保護中心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說,老腔保護中心每年還承擔著許多公益的演出,交通,住宿、餐飲以及演出人員的開銷都得從保護經費中支出。華陰市守著華山,但華山的門票旅游收入確是屬于渭南的,華陰市財政并不寬裕。今年華陰老腔上了春晚,為了再次支持老腔發(fā)展,華陰市政府從艱難的財政撥了三十萬給中心用于老腔保護,但這些費用對于老腔保護還是顯得捉襟見肘。
【視頻:眾人表演】
“有很多想法由于資金短缺就成了你只能想,不敢做的,比個例子,我曾經想過對于學員來講,不僅免費提供教學樂器,教材,只要是年輕人來學,每個月還要給你補貼,說不定慢慢學著就有興趣了,有了興趣,你讓他放下,他自己都不愿意放下”
從上兩期培訓班開班來看,雖然免費開班,可學生年齡段的斷代問題太嚴重,一百個人中,三十歲以下的五六個,一些年輕人開始還饒有興趣的學習,可學著學著到中間就走了。對這一點,在培訓班擔任老師的張喜民也深有感觸,學老腔是門艱苦而漫長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自己雖然是老腔世家,可也是從小開始練習基本功,外練多種樂器,內練嗓音調氣息。
“建議政府對一些高考沒有考上對老腔感興趣的學生,每個月發(fā)放生活補助學習,這樣他們也許能有積極性”
【視頻:說唱】
發(fā)愁的不僅僅是黨安華,華陰市關中風情山莊太華古樂演藝廳的負責人張斌最心急如焚,諾大的演藝廳里空空蕩蕩。
“原本十一點的演出,一個人沒有,這場就取消了”
張斌說,這是他們第二次開業(yè)了。2015年,他們接手這個容納三百多人的場子,并投了三十萬進行整體裝修。開業(yè)后,前來觀看的觀眾,少則十個人,多則三五十個,死扛了三個月就關門了。去年,華陰老腔在《中國之星》火了以后,他們決定再次開門。
“去年東方衛(wèi)視上的給我一點顏色,確實是給了我們強心劑,朋友圈都刷爆了,我們覺得,老腔的春天要來了”
在華陰市有這么一個說法,論正宗老腔排名,張喜民的老腔班是一班,張建民的老腔班是二班,張喜民嫡傳弟子張香玲是三班。
“二班代表中國老腔去過聯(lián)合國總部演出過,三班上過中央臺11頻道,二班和三班都在我這里,我給他們發(fā)工資”
【視頻:張建民彈唱】
張斌驕傲地說。二班的班主張建民是一位出色的老腔表演藝術家,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張喜民的四弟。和哥哥張喜民長期在外演出不同,弟弟選擇了在本地演出,用他的話說,自己還有家里要照顧,不愿意總在外面跑。一天兩場表演,沒有演出他們就在劇場里,練習基本功,排練新戲。
“當初簽合同我沒有管,就是說你們給多少錢都可以,只要你們給我們一個平臺就行”
這次,張斌信心滿滿,堅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兩個月下來,他還是不得不接受現(xiàn)實,連續(xù)虧損。
“今年四月一號開的門,每天演兩場,晚上會有一些人,最多時候有三十幾位”
張斌說,遇到問題的不僅僅是他們演藝中心,華陰市其他的老腔演藝中心都面臨同樣的問題。這中間問題很多,最關鍵的還是華陰老腔雖然名氣在外,真正了解和熱愛的人還是太少,老腔班良莠不齊,另外,劇場的推廣渠道不暢,很多人都知道張喜民老師,其他老腔班不認可。
“我們希望經營能好點,這樣就給藝人提供好點的物質保障,他們能安心排練,能把老腔藝術傳承好,給更多的游客展示純正的老腔藝術”
【視頻:皮影】
面對資金不足和年輕人少的問題,華陰老腔保護中心之前也想過辦法。三年前,他們就開啟了老腔文化的校園推進工作,最先是從華陰市的各大中學,采用講座,演出的形式,推廣普及老腔,希望能發(fā)現(xiàn)學唱老腔的好苗子,效果并不好,演出往往引來學生的哄笑。事后,黨安華總結道,這可能與中學生有限的知識水平和對老腔文化的認知局限有關。今年6月2日,渭南市委、華陰市委,文化局和渭南師范學院教授以及老腔藝人在一起開了一個研討會,希望推動老腔進入渭南師范學院的大學生課程設置中。
黨安華說:“我在研討會上就提出,但要讓學生真正了解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內涵和價值,還要有一批文化學者,他們有教授博士,我們有民間老腔藝人,教學生吹拉彈唱,兩者結合起來,讓非遺真正進入課堂,培養(yǎng)老腔接班人。”
培養(yǎng)到接班人,保護好傳承人。黨安華他們能為老腔藝人做的就是做好平臺搭建工作,并對他們在生活上多關心,政府為他們購買各種保險,組織他們定期體檢,為他們采購棉衣等生活用品,并幫助他們解決家里一些實際困難。
“對他們是尊重的,對老腔藝術家提出的要求就是堅持本色表演,堅守自己真情,真心,真性,保持老腔最本來的東西,這才叫非物質文化遺產……”
(編輯:丫丫)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