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國第一個少年兒童課余藝術團體中國福利會少年宮小伙伴藝術團成立65周年。
今天上午,中福會少年宮與上海電視臺紀實人文頻道共同舉行紀錄片開拍儀式,該片以“小伙伴”的成長歷史、難忘故事和重要時刻等為縮影,全面展現(xiàn)新中國開展少年兒童校外教育和素質培養(yǎng)的不凡歷程,以及“兒童外交”事業(yè)在各個歷史時期發(fā)揮的獨特作用。
為了盡可能全面生動地回顧“小伙伴”在每個歷史時期的成長足跡,活動現(xiàn)場還啟動了“尋找我們的‘小伙伴’”征集活動,面向社會征集小伙伴藝術團50至80年代的相關史料和人物故事等線索。
近80歲高齡的著名表演藝術家喬榛曾是戲劇組的老組員,祖孫三代都在少年宮學習。他感慨:“我在少年宮的這段歲月雖然不長,但于我印象深刻。我所參加的少年宮活動、我們排練過的話劇、我們歡迎外賓的任務……這一系列活動也幫我打下了表演的基礎。后來我進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表演要有真實情感,這是最基本的,也是少年宮最初教我的。這幾十年來,我一直懷念著少年宮的生活?!?br/>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黃英,曾是少年宮80年代聲樂組的組員。聽著她86年第一次擔任領唱《希望的火花》的錄音,黃英很是激動,“回顧我在少年宮學習唱歌的六個春夏秋冬,我想,在少年宮,在大理石大廈二樓的合唱室,在那排有點搖晃的木質站臺上,面對著少年宮所有關心我的指導員和同學,我所學到的,又豈止是唱歌的技巧;我所學到的,還包括怎樣在舞臺上克服恐懼,戰(zhàn)勝自我,以及怎樣在生活中磨練斗志、學會做人。
剛剛考取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的朱璟廷,自4歲便進入中國福利會少年宮學習鋼琴,在少年宮老師的指導下發(fā)掘了自己的音樂天賦,參加了藝術團多項重要演出、交流活動,堅定了對音樂的熱愛和追求。
中福會少年宮小伙伴藝術團由新中國的締造者之一、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于1955年“六一”前夕創(chuàng)辦,開設有舞蹈、合唱、戲劇影視木偶、民樂、管弦樂、鍵盤樂、書畫工藝等七個分團。宋慶齡邀請了當時音樂、舞蹈、戲劇、電影界多位名家熊佛西、丁善德、胡蓉蓉、周小燕等擔任藝術團名譽顧問。之后,藝術家白楊、張瑞芳、黃貽鈞、衛(wèi)仲樂、馬革順、喬奇、何占豪、趙曉生、肖白、丁芷諾、張森、徐昌酩、錢時信等先后擔任藝術團顧問。
65年來,小伙伴藝術團始終秉承宋慶齡“把最寶貴的東西給予兒童”的教育和發(fā)展理念,開創(chuàng)了少兒藝術教育的新格局、新高地、新境界,成為上海極具魅力和影響力的一張金色名片,有超過10余萬小伙伴藝術團的成員在這里與藝術結緣,并以少年兒童自己的方式參與到了祖國發(fā)展各個歷史時期。
在新中國“兒童外交”領域,小伙伴藝術團被譽為“中國的小大使”和“上海的城市名片”。藝術團孩子們共接待近20萬名各國友好人士、近60位國家元首、政要到訪,還先后出訪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用最生動的方式和精湛的技藝,展示中國改革開放后少年兒童的精神風貌,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靶』锇椤备啻握旧蠂鴥?nèi)外重要歷史時刻的舞臺,包括慶祝香港、澳門回歸, APEC首腦會議、上合組織會議,亞信峰會,世博會開幕,進博會歡迎儀式等。
為征集更多關于小伙伴藝術團成立以來的珍貴影像資料和故事,尤其是1980年之前的影像資料,發(fā)布會現(xiàn)場啟動了“尋找我們的‘小伙伴’”社會征集活動。如果您和“小伙伴”曾留下一張美好難忘的定格照片,如果您與“小伙伴”共同擁有一段溫馨記憶,如果您曾記錄了“小伙伴”的珍貴瞬間,歡迎提供資料和線索,經(jīng)過甄選將有機會加入紀錄片攝制。
征集熱線:62498657,郭老師征集郵箱:xiaohuoban65@yeah.net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周云 實習編輯:胡馳宇)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