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四十本應不惑,但在中美關系中,卻出現(xiàn)了不應有的“惑”,貿(mào)易爭端綿延未息,甚至一些人還鼓吹“新冷戰(zhàn)”,宣揚和中國部分或者完全的脫鉤。中美關系再次走到歷史的十字路口,將會何去何從?
9月16日-17日,中美知名人士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國和美國諸多有識之士聚集一堂,圍繞如何推進中美雙邊關系展開對話。籍此機會,《與世界對話》專訪了美中跨太平洋基金會董事會主席、曾在老布什總統(tǒng)時代擔任白宮高級顧問的基·羅仕杰先生。
根據(jù)美方統(tǒng)計,2018年,美國對華貨物貿(mào)易逆差接近420億,這也是美方一直宣稱的所謂美國在雙邊貿(mào)易中"吃虧"的根本理由。
而在羅仕杰看來,盡管分歧存在,中美同樣在很多領域有著美好的合作前景。比如,在教育、農(nóng)業(yè)、科技、大氣污染治理和全球氣候應對方面,中美雙方的合作,不僅能夠互利互惠,也能給全球的發(fā)展繁榮,帶來積極的影響。
而更重要的是,中美在戰(zhàn)略上同樣互相需要。羅仕杰直言不諱地指出,如果沒有中國的幫助,也許美國無法與朝鮮方面建立順暢的溝通渠道,推動朝鮮有關問題的解決。
也正因此,近年來,美中跨太平洋交流基金會,頻繁奔走于中美之間,希望能夠把這些交流中接收到的正面信息,如實傳遞給美國政府。
同時,羅仕杰也提醒,自中國加入世貿(mào)組織之后,美國就成立了美中經(jīng)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對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密切關注。事實上,中方也必須意識到,對于雙邊貿(mào)易不平衡的關注,不僅是共和黨或者是特朗普的問題,而是民主黨、共和黨的共同關注。理解這一點,中美之間的談判,成功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楊龍躍 編輯:畢俊杰 郝苗苗 蔡晨藝 王仲 趙歆)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