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家住彭浦新村彭三小區(qū)的878戶居民,迎來了舊住房成套改造項目集中簽約的第一天。隨著居民的陸續(xù)簽約,下午2點,彭三五期舊住房改造項目的簽約率已經(jīng)達到了96%,這就意味著該項目正式生效。兩三年后,這878戶居民,就能在老地方住上嶄新的電梯房,他們的“新居夢”也在簽約的這一刻,踏出了第一步。
今天下午2點,當(dāng)?shù)?43個紅色貼花,粘到了這塊簽約進度表上,彭三小區(qū)第五期非成套舊住房改造項目,正式生效。
今年的3月份,我們曾報道過彭三小區(qū)第四期的非成套舊住房改造項目,當(dāng)時,400多戶居民領(lǐng)取鑰匙住進新家,這也是全市第一個正式竣工并交付使用的“拆落地”項目。半年多來,親眼看著老鄰居們過上了幸福生活,邢阿姨也一直在盼著屬于自己的這一天。
彭三小區(qū)居民邢北扣稱:“我們是最后一批了,所以能盼到這一天是我們夢寐以求,四期他們那邊很多樓上我都去看過的,四期的人搬進去也十分滿意的,他們和老房子一比,是今非昔比的,都覺得怎么有那么好的事情,現(xiàn)在我們五期大家動作那么快,就是因為感受到國家政策那么好,所以行動都很迅速?!?/p>
今年70歲的邢阿姨,在彭三小區(qū)住了30多年。兒子結(jié)婚前,一家三口就住在20平米的兩居室里,老公房不僅結(jié)構(gòu)、排水差,而且還要和鄰居合用廚衛(wèi)。
彭三小區(qū)居民邢北扣說:“我們這里老房子,一年四季,特別是黃梅天,陰暗潮濕,白天也要開燈,這是我們多少年的苦了,以后新房子就不存在這種事了,以后(廚衛(wèi))是獨用,再怎么樣門一關(guān),自己愛怎么就怎么,開心,真的開心。”
最讓邢阿姨高興的是,她住的雖說是“新房”,但還在老地方。不僅多層變高層,配上了電梯,改造后的居住面積還增加了一些,更有獨立的廚衛(wèi)和陽臺。
然而,這樣的“拆落地”,對項目設(shè)計方來說,難度不小。878戶家庭有38多種戶型,每戶人家的戶型都可謂是“量身定制”,兼顧面積、朝向和功能。
彭浦新村街道舊住房改造辦公室主任須炳榮介紹:房型的安排,既要面積不能增量太多,也不能太少,基本在1到2平方米左右,房型也不能改變,原來是兩個朝南室,我們新房安排基本也是兩個朝南室,不改變房型,不然的話居民接受不了。我們將近一年的時間,來考慮這個問題。
彭浦新村始建于1958年,是上海首批工人新村,08年開始,彭浦新村開始試點拆落地改造,拆除原有老公房,再新建樓房,加高到六層或七層,來解決煤衛(wèi)獨用問題。今天這一批次的改造 涉及878戶居民,將拆除11幢非成套舊住房,新建7幢帶電梯的高層,是本市迄今為止最大的非成套改造項目。而在集中簽約首日就達到96%以上的高簽約率,同樣創(chuàng)下全市之最。
靜安區(qū)房管局副局長林巍稱:“彭三五期舊住房成套改造,實際上是我們整個彭三小區(qū),最后一期的成套改造項目。簽約首日就達到了96%,也標(biāo)志著整個彭三小區(qū)歷時12年的拆除重建的舊住房改造工作畫上一個歷史性的標(biāo)志的意義,為未來整個彭三小區(qū)舊貌換新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br/>
據(jù)了解,靜安區(qū)有75萬平方米的非成套房屋,從2005年至今,已完成“成套改造”18萬平方米,余下房屋也將根據(jù)項目實際情況,加快推進。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施政 編輯:范燕菲)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