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的陳露瑤正在給媽媽畫一幅畫。怕我看不懂,她很耐心地向我解釋:“因為外面有新冠肺炎,我已經(jīng)一個月沒有出去了。媽媽去武漢救人去了。我們一家人可擔心媽媽了,因為她在武漢好危險的。我畫的就是醫(yī)生們‘打’病毒的樣子?!?/p>
就是這幅畫,把朱禛菁看哭了。手機屏幕里,她不停地用手抹眼淚。
陳露瑤問她:“媽媽,你怎么了?”
朱禛菁一邊抹眼淚一邊說:“媽媽有點激動,媽媽想你們了?!?/p>
朱禛菁的心情,陳露瑤還不能完全體會。她只是簡單地覺得,媽媽哭了,媽媽需要鼓勵。于是,她在畫上又寫了一句話,“媽媽,加油!”
她把畫再一次舉起來給朱禛菁看。
朱禛菁哭得更厲害了。
朱禛菁已經(jīng)離家一個多月了。2月4日,華山醫(yī)院國家緊急醫(yī)學救援隊出發(fā)前往武漢,朱禛菁也在其中。抵達武漢之后,她的崗位在武昌方艙醫(yī)院。
朱禛菁有兩項工作,一項是每4小時換班的護理崗位,另一項是作為院感防控小組成員,負責醫(yī)院內(nèi)的感染預防和控制工作,避免交叉?zhèn)魅尽?/p>
患者能看到她的時候,她是白色防護服里的暖心“大白”;患者看不到她的時候,她拿著A4紙不停地畫草圖,不停地制定流程做培訓。
忙碌,停不下來的忙碌。
有一次,她對我在前方的記者同事說:“老師,您站在我面前跟我說很多話的時候,我可能已經(jīng)反應不過來,就會覺得我是誰,我在哪?”說完,她不好意思地笑了。
不管胃口如何,每餐飯她都要強迫自己多吃,希望自己抵抗力好一點,千萬不能倒下。
朱禛菁從上海出發(fā)的那天,她用手機抓拍了車窗外前來送別的丈夫。
朱禛菁和陳裕春是華山醫(yī)院的雙職工,他們對這種離別的場景并不陌生。只不過,以前都是丈夫去援助,去菲律賓,去尼泊爾。朱禛菁,一直都是留守的那一個。
陳裕春說,看著妻子乘坐的那輛大巴車駛遠,突然就懂了很多東西,懂了以前每次離別時,那些沒有說出口的話。
朱禛菁在視頻電話的那頭說:“我在這一切都很好,會做好防護的,媽媽很快回來,我想你們?!?/p>
陳露瑤突然就哭了??赡苁桥挛铱吹剑猛婢咝∈謾C遮住了自己的眼睛。
自從媽媽去了武漢,陳露瑤就一直抱著媽媽給她買的玩具小兔子,白天抱著,睡覺也抱著。陳裕春一開始也不明白,女兒為什么離不開這個玩具。后來她告訴我:“等媽媽回來了,我就不用抱著兔子睡了,我抱著媽媽睡?!?/p>
這就是5歲的孩子藏在心底的擔心、緊張,還有思念。
所以,堅強的戰(zhàn)“疫”玫瑰,請一定平安歸來。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楚華 黃伊罕 劉寬漾 實習編輯:霍慧嫻)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