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過程中,公共場所往往是一塊短板。為此,上海近年來采取了前端精細化分類,末端二次分揀等措施,從源頭開始,提升公共場所垃圾分類水平。
在上海虹橋機場,這組全新的垃圾箱對可回收物桶進一步細分。在機場場景中常見的飲料瓶、易拉罐和廢紙張都有了專屬垃圾桶。桶的側面都有圖示,讓游客在投放時更加精準。
在航站樓內,行李推車上也有醒目的垃圾分類標識。通過各種措施,在今年航班量、旅客量迅速恢復的背景下,虹橋機場的干垃圾和可回收物實現了一“減”一“增”,在上海的交通樞紐中,分類實效位居榜首。
而在這家商場里,可回收物的垃圾箱也進行了細分。而在末端,廢玻璃、廢金屬、廢塑料、廢紙張和廢織物五大類可回收物被分類壓縮存放,大大減小了儲存空間和物流運輸成本。
作為商場中體量最大的餐飲商戶,每天會產生大量餐廚垃圾,商場會要求商家在前端做好分類,同時通過油污分離裝置,將濕垃圾中的油脂分離出來,做成生物柴油,以此來實現源頭減量。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洪煥銓 編輯:張博忺)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