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臺州,22歲的王某是一名學表演專業(yè)的在校大學生,當他在朋友圈中看到有人要購買口罩后,馬上“學以致用”,將他所學的表演知識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以賣口罩為名,行詐騙之實,在短短半個月左右的時間里騙得人民幣四十六萬多元。最近,天臺縣人民法院經依法公開開庭審理后,以王某犯詐騙罪對其進行了判決。
今年22歲的王某是天臺本地人,是一名學表演專業(yè)的在校大學生。今年2月份的時候,因為受疫情影響,大學推遲開學,加上不方便外出,他就只能整天呆在家。他就在家里玩玩游戲,而且平時在賭博網站上小賭一把。
誰知道,原本只是想小賭一把,結果卻輸?shù)匾凰俊5?,賭紅了眼的王某根本不甘心!可是錢輸光了,沒有賭資怎么辦呢?正好此時,他在多個微信群里看到許多人在求購口罩。這時,王某就馬上學以致用,將他所學的表演知識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干起了以賣口罩為名,行詐騙之實的勾當。
天臺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徐敏燕介紹,他就趁機在自己的微信群里,他發(fā)布了一條信息說,我這邊有口罩賣。那被害人的話,當時被害人想購買口罩,或者說幫別人代購來做這筆生意。那被害人在群里就發(fā)布了,就說需要購買六萬多只口罩。
之后,王某加了對方的微信。在微信聊天過程中,對方告訴王某,他想要訂購的是大批量的口罩,而且是分好幾批次購買,問王某是否有這么多的貨源。這時,王某聲稱,他是一名中間商,上家是口罩的工廠,貨源充足,保證要多少有多少;還向被害人發(fā)了從網上找來的有關口罩的圖片和信息。由此來博取被害人的信任。
這時,對方就相信了王某,打了第一批口罩款給王某。但是王某在收到貨款后,并沒有向廠家購買大批量的口罩發(fā)給購買方,而是只買了50個口罩,通過快遞給對方寄了過去,并用手機將快遞單的照片拍下來,通過微信發(fā)給了購買方,聲稱快遞單是廠家發(fā)過來的。而剩余的錢全部被王某賭博輸光了。
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沒有這個快遞單的話,后續(xù)被害人是不會繼續(xù)下單的??吹娇爝f單后,對方就完全相信了王某。
天臺縣人民法院法官張胭鑭表示,疫情期間,由于口罩急缺,被害人還沒等到收到第一批口罩。就接連下單,又向王某打了好幾批口罩款。
但是,收到這幾筆貨款后的王某,并沒有向廠家購買任何的口罩,而是將這幾筆錢全部用于賭博,結果輸了個精光。而購買方這邊在苦等了很久,發(fā)現(xiàn)收到的只有50個口罩。要求被告人退款。
這時,王某再次將他所學的表演知識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王某謊稱自己也是被廠家詐騙了,并且向當?shù)氐呐沙鏊鶊蠹侔浮?br/>
見王某還到公安機關報案,購買方開始相信,作為中間商的王某確實是被廠家騙了。但是,這樣的“表演”可騙不了公安機關。
公安機關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真正實施詐騙的是本案的被告人,于是案發(fā)。經過偵查,公安機關發(fā)現(xiàn),王某在半月的時間里,以賣口罩為名,共向多名買口罩的群眾詐騙,共騙得人民幣46萬多元。天臺縣人民法院最近對該案進行判決:以王某犯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六萬元;并責令其向各被害人退賠相應的經濟損失。
根據我們法律規(guī)定在疫情包括自然災害期間,如果實施這種違法犯罪的話,實施犯罪行為的話,依法也是要進行著重處罰。
法官提示,要在有交易安全保障的平臺進行交易,不要在微信或者其他的聊天工具私底下進行交易,謹防受騙。
(素材來源:臺州文化生活頻道 編輯:劉喻斯)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