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抗原自測試劑盒制作成耳環(huán)、項鏈、發(fā)夾,然后佩戴這些“時尚單品”在家里“走秀”……來自亞美尼亞的小提琴家Astrid Poghosyan“足不出戶”的生活也創(chuàng)意滿滿。
“當我看到我做過的那些抗原試劑盒時就萌生了把它們做成首飾的想法。我盯著這些抗原試劑盒想,這個可以做成耳環(huán),再看看,覺得做成項鏈也不錯,也許因為無聊吧,我開始發(fā)揮創(chuàng)意。這樣做也是為了讓大家在困難時期開心一些?!盤oghosyan告訴中新網(wǎng)記者。
疫情封控剛開始時正逢她生日,買不到甜品的她急中生智,在卷心菜上插上一朵花做成了生日“蛋糕”。“卷心菜‘蛋糕’更健康,卡路里含量低,我不用擔心攝入太多糖分。我想借此告訴大家,生活給了你酸的檸檬,那就把它變成甜的檸檬汁吧,不用太過擔心,要試著換個方式去面對那些不太如意的事。”
正如她的中文名“馬星星”,她希望自己能給他人帶來能量。“2009年來到上海時,中文老師給我起了一個亮閃閃的名字‘星星’,就像一眨一眨,在遼闊無垠的夜空給人們指路、照明的星星。”
身為小提琴演奏家,居家練琴是Poghosyan的日常“標配”,從起初擔心打擾到鄰居,到后來得到鄰居的鼓勵與贊美,她感受到了鄰居的暖意?!皠傞_始我擔心會打擾到他們,沒想到他們非常支持我,甚至在微信群里夸贊音樂美妙,他們說特別享受我的琴聲,我也非常盼望重返舞臺與觀眾再次見面?!?br/>
和鄰居的交集不只是在微信群,分發(fā)抗原試劑盒、確認抗原檢測結(jié)果、給核酸檢測試劑管貼標簽……Poghosyan也成了社區(qū)志愿者的一員?!拔抑垃F(xiàn)在有很多的人通過各種方式幫助上海,我只是做了一點點服務(wù),做志愿者期間我只穿了一段時間防護服就感覺很難受,所有的大白們真的是非常辛苦。”
而這段志愿者經(jīng)歷也讓她認識了更多鄰居,結(jié)交了很多朋友?!拔覀冞@個小區(qū)就像個大家庭一樣,而整個上海正是由這一個個大家庭組合而成?,F(xiàn)在跟有些鄰居阿姨見面都會打招呼,心里很溫暖,從樂觀的角度看的話,每次核酸檢測就像是一次‘社會團建’,以前很難有這樣的機會這么親密地認識我們的鄰居?!?br/>
從2009年收到上海音樂學(xué)院的錄取通知書到獲得上海001號“留學(xué)生在滬工作證”,Poghosyan已從16歲的少女成長為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助理,她說與上海有不解之緣?!拔矣X得我只是長了一張外國人的臉,其實我早就是個上海人了?!?br/>
已經(jīng)成為上海人的她說疫情結(jié)束后只想好好看看上海?!皼]有到不了的明天,希望每個人心理上精神上能夠找到足夠力氣勇敢地去堅持。人們可能會想出無數(shù)種方式慶祝解封那天的到來,不過對于我而言,我只想好好看看我愛的上海,四處走走然后說一句好久不見?!?/p>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