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火了,博物館是真火了!今年"五一"假期,全國重點博物館的門票預訂及預約量同比增長了406%,各大博物館日均參觀人數(shù)幾乎都達到承載上限。不過,人多了,甜蜜的煩惱也來了。很多人吐槽,現(xiàn)在這網(wǎng)紅的博物館,比菜市場還擠,逛得讓人很不舒服。
預約難,"逛個博物館堪比搶火車票";人擠人,展品看不到,"不知道是看人還是看文物";"黃牛"高價倒票、門口排長隊站到腿麻、官方講解員供不應求、非官方講解良莠不齊,廁所門口排長隊、小孩追逐打鬧沒人管。這些,都是游客對博物館的吐槽中,比較常見的幾個問題。
畢竟,一個場館能容納的人數(shù)有限,哪怕博物館放出所有參觀名額,也總會有人預約不上。去年8月,陜西歷史博物館的日均承載量為1.2萬人次,但每天預約門票點擊量超過60萬人次。
事實上,博物館已經(jīng)很努力地在接待了。以湖南省博物館為例,每逢節(jié)假日,博物館會延長閉館時間至晚上8點,多出5000個參觀名額,每天接待量達到2萬人次,是2019年的兩倍。員工都是'白加黑''5+2',希望能盡量滿足參觀需求。
盡管如此,前所未見的巨大人流,還是不可避免地給博物館的運營帶來了挑戰(zhàn)。
最緊要的就是安全問題,包括文物安全、觀眾安全。此外,博物館的服務質量也難免打折扣。
"不舒服的參觀體驗、打折的博物館服務,會引起觀眾不適,很快會對博物館產(chǎn)生審美疲勞。
分流、錯峰、限流將客流進行時空分散,避免擁擠、集中,這些工作需要博物館在前置階段進行。此外,要想化解承載力不足問題,博物館可以在空間方面優(yōu)化布局,比如增加分館,或者改造已有老場館。
總而言之,在"文博熱"持續(xù)升溫之下,博物館如何提供更好的參觀體驗,讓游客參觀更順暢、舒心?值得更多人思考。
編輯: | 虞宏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