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大會的展示區(qū),你會見到陪人練乒乓的乒乓機器人,點一杯機器人為你手沖的咖啡。這都是中科新松有限公司的機器人。而新松總裁楊躒更推崇一款能在蛋殼上做微雕的機器人。
雞蛋殼的厚度一般是0.3到0.4毫米,在雞蛋殼上刻字、畫畫而蛋殼不破,這并非一般能工巧匠所能為。和傳統(tǒng)工業(yè)機器人相比,新松的協作機器人因為有了觸覺,會調整操作時的力度,精度可以控制在0.2毫米。在新松機器人的操作下,蛋雕很快完成了:一枚雞蛋殼上刻上了“致未來”的字,一枚蛋殼上呈現出一副世界地圖,而蛋殼完好無損。
人工智能讓傳統(tǒng)工業(yè)機器人有了更高的自由度,自由度是什么呢?
自由度是用來描述機器人機械臂動作的靈活性,與能夠獨立運動的關節(jié)數目對應。與其他一些協作機器人有六個自由度相比,新松機器人實現了七個自由度,這不僅僅是數量級上的差別,更是質的改變。六個維度的機器人,只有上下左右前后六個面,而七個維度的機器人可以按任意指定方向到達指定位置,滿足各種運動需求,對紛亂復雜的周邊環(huán)境也可以做出更精準的應對。新松的機器人機器人能寫字,會打太極,能陪人練乒乓球,甚至進行一些精細度極高的微創(chuàng)手術。
新松的名字來源于中國機器人之父蔣新松,正是他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率先在中國研制智能機器人,而如今新松機器人的核心部件都來自國內,在全球工業(yè)機器人領域也是位列前排的。
未來的機器人就是一個機器化的人。協作機器人可以和人類親密接觸,在辦公室它可以是和人類一起工作的自主機器人,在工廠中它可以充當沒有防護罩的工業(yè)機器人,在生活中它可以照顧老年人,成為看護機器人。
人工智能讓未來的機器人更深入到人們的生活中,我們也會習慣有機器人參與的生活。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