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勍頎是上海一所養(yǎng)老院的院長,作為一位養(yǎng)老問題專家,包勍頎每天要幫助老年人解決不少問題。但他父親碰到的問題反而讓他犯了難:“他想在微信上給老朋友們發(fā)紅包,但是沒有綁定銀行卡辦不了。”
包院長的父親拿著自己的存折去了銀行,但工作人員告訴他必須把存折注銷再辦銀行卡。這本封皮已經(jīng)皺巴巴的存折是老包非常珍視的老物件,他覺得要是沒了存折,退休金也就沒了。
為了解決父親“無法發(fā)紅包”的困境,包院長專程跑了一趟銀行,幫父親辦理好了新卡。為了讓父親能夠更便捷地乘坐公交、地鐵以及網(wǎng)上購物,包院長幫父親在新卡里預存了兩千塊錢,還購買了保險保障資金安全。在兒子的幫助下,85歲的老包開始享受起了智能生活帶來的各種便利。現(xiàn)在,“手機達人”老包已經(jīng)學會了用手機炒股、訂餐、打游戲,還不忘時時向老友們分享自己的購物體驗。
老年人們?nèi)绾胃现悄軙r代的腳步,這個話題對于每天和老人打交道的包勍頎來說感觸很深:“我父親算是心態(tài)比較年輕,愿意接受新鮮事物的老人。但是在我的養(yǎng)老院里,很多老人還是有一種失落和迷茫的感覺的。畢竟現(xiàn)在手機幾乎包辦了一切事情,這對他們的傳統(tǒng)觀念來說是一種顛覆?!?/p>
養(yǎng)老院里的梅龍瑛老人已經(jīng)96歲,女兒梅蘋會定期到養(yǎng)老院來看她。梅蘋一直通過手機與護工聯(lián)系,了解母親的情況,但她還是想要有更多的機會能與母親單獨聊天,于是開始教母親使用微信語音功能。對于一位96歲并且從未使用過智能手機的老人來說,在短時間內(nèi)學會使用手機并非易事。與母親相比,71歲的梅阿姨的生活已經(jīng)全面步入了“掃碼”時代,她的手機里有數(shù)十個APP用來解決各類生活所需。
自助“掃碼”已經(jīng)成了梅阿姨生活中首選的支付方式,古稀之年還能夠玩轉智能手機,梅阿姨說這要歸功于老年大學的智能手機課程。盡管仍在暑假,但上海老年大學欽州書院下學期的智能手機課已經(jīng)滿員。為了能幫助學員更清楚地了解操作步驟,任課老師沈任元專門把投影屏幕豎了起來?!坝檬謾C投屏之后,老師在手機上的操作,學生能看得很清楚?!?/p>
智能手機課從2016年開設以來,一直是老年大學里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這門課程旨在手把手地教老人操作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碰到的智能化應用?!袄夏耆藢W習手機的熱情超出了我的想象,可以說我從沒遇到過一個老年學生是學不會智能手機的?!鄙蚶蠋煼浅9膭钇渌睦夏昱笥褌円材軌蚍e極擁抱智能時代,享受手機給生活帶來的樂趣。
在看看新聞Knews記者看來,老年人要和智能手機“愉快相處”,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主觀上愿意嘗試新事物;其次才是生理機能和學習能力對結果的影響。
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少日常事項更加依賴手機。家住靜安區(qū)靜安寺街道的蔡阿姨就由于沒有手機無法生成隨申碼,導致在疫情期間長達5個月不能去醫(yī)院配藥。了解到蔡阿姨的困難之后,社區(qū)書記李根彪幫蔡阿姨聯(lián)系上了醫(yī)院。特殊情況特殊處理,蔡阿姨帶上社??ê蜕矸葑C在醫(yī)院做好備案登記,終于成功配到了藥。
為了解決老年人生活不便的問題,靜安寺街道推出了24小時有專人值守的座機“一鍵通”服務。89歲的獨居老人秦秀珍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社區(qū)為她安裝了“一鍵通”座機,一鍵就能夠聯(lián)系到專人為她服務?!按蟀胍沟娜绻眢w感覺不舒服,這個電話就在床頭,我打出去都有人接,非常方便?!?/p>
在老齡問題專家方佩兒看來,幫助高齡老人最直接的方法還是請專人代辦:“對他們來說學習智能手機的難度是很大的。像‘一鍵通’座機這樣的設計就是用最簡便的方法解決他們的問題。”對社區(qū)和養(yǎng)老機構而言,真正做好托底的工作,才能讓這個社會更有人情味。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王抒靈 呂心泉 李維瀟 編輯:小真)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