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
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
浩瀚宇宙,璀璨星辰,你是高懸天際的明星,用永恒的愛溫暖大地;你是劃過天空的流星,用瞬間的光芒照亮世界;你是永不停歇的行星,用執(zhí)著的堅守,走出生命的軌跡。
70年滄桑巨變,史詩般的畫卷上,這些值得銘記的“閃亮的名字”,滿載著熱血和拼搏的力量,凝聚著創(chuàng)新和奮斗的勇氣。
指尖穿梭,漫游星河,光影定格歲月的榮耀,故事記載新時代的傳奇。當勝利之歌的旋律在指間響起,我們用新媒體展的特殊方式,向你們——為上海的解放、建設、改革、發(fā)展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之星、人民之星,致敬!★
讓我們一起步入“閃亮的名字——慶祝新中國成立暨上海解放70周年群英展”,點亮星辰,銘記歷史,奮進新時代!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主辦、文匯報社承辦的“閃亮的名字——慶祝新中國成立暨上海解放70周年群英展”,5月27日全面啟動上線,持續(xù)至12月31日。群英展用H5新媒體展的方式,集中展示上海解放以來各條戰(zhàn)線涌現出來的英雄模范和先進典型,弘揚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上海城市精神。
掃一掃,進入群英展
70個“閃亮的名字”、2萬余字生平和故事、300多幅珍檔圖片影像,生動展示了“閃亮的名字”背后的感人事跡和輝煌成就。通過圖文、視頻、動畫、AI技術等新媒體融合樣式,讓觀眾沉浸于浩瀚星空的歷史長河中,用手指點亮一顆顆星星,去追尋英雄模范的足跡,汲取奮進新時代、創(chuàng)造新傳奇的強大力量。
以浩瀚星空為主視覺的“閃亮的名字”群英展,設置了“漫游星空”和“一鏡到底”兩條新媒體觀展線路,以“解放大上?!薄敖ㄔO新上?!薄案覟樘煜孪取薄爸饓粜聲r代”四個部分為時間軸,進行有序展示。
“漫游星空”隨機線路中,主頁面的璀璨星空上,有70顆未點亮的星星、70個交替出現的“閃亮的名字”。用戶左右滑動頁面,在星空中漫游觀展,隨機點擊星星后,會彈出絢麗的人物頁面,星星隨即被點亮。
“一鏡到底”穿梭線路中,點擊任何一個入口,即可進入相應的“一鏡到底”線路。70幅人物畫像,鋪展在一條金色大道的時間軸上,長按“前進”或“后退”按鈕,即可穿梭其間,點擊人物畫像,同樣可進入人物頁面。
頁面中,有“平行宇宙”入口,方便觀眾在兩條觀展線路之間切換。
群英展的一大亮點,是兩項AI互動體驗。一是在觀展入口的AI簽到,提示用戶手繪一個五角星,作為入場的“密鑰”,提升觀展的興趣。二是在觀展過程中,用戶每點亮10顆星星,就會觸發(fā)AI語音問答環(huán)節(jié),答對后可參與抽獎,獲得一個“驚喜”。所有題目均來自展覽內容,以此激勵用戶點亮更多星星、重溫英雄故事,提升新媒體展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群英展上的故事(節(jié)選)
神秘的“雜貨店老板”
劉長勝(1903—1967)
曾任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共中央上海局副書記。堅守上海迎接解放的中共上海地下組織領導人之一。
劉長勝1937年9月由延安到上海,參加恢復和重建中共上海地下組織工作。1941年,他化名劉浩然在常德路開了家“榮泰煙號”雜貨店,作為地下黨的情報中轉站,人稱“胖劉”老板。當時,他每晚睡覺前總要在床頭放一盒火柴和一杯水,一旦有緊急情況,就將機密文件燒毀或吞掉……
永不消逝的電波
李白(1910—1949)
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主角原型。曾任師、軍團無線電隊(臺)政委。
李白是老紅軍,走過二萬五千里長征,歷任師、軍團無線電隊(臺)政委。1937年至1942年在上海負責地下電臺工作。他以普通報務員的身份,潛伏敵后,把低矮狹小的閣樓變成地下斗爭的前沿陣地??箲?zhàn)勝利后,他又回到上海繼續(xù)從事地下電臺工作。1949年,距離上海解放只有短短的20多天,李白在浦東戚家廟被秘密槍殺,年僅39歲。
危難顯身手 熱血寫春秋
黃競武(1903—1949)
愛國民主人士,黃炎培次子。曾任上海中央銀行稽核專員。
1949年初,為了迎接上海解放,阻止國民黨將中央銀行庫存的金、銀、美鈔等偷運臺灣,黃競武利用自己在中央銀行工作的有利條件,收集整理國民黨政府“四行兩局”的情況和有關金融資料,并秘密發(fā)動中央銀行部分職工采取抵制行動,通過工商界、新聞界揭露偷運陰謀,團結金融界人士出面抗爭,致使偷運計劃未能全部實現。5月12日,黃競武被國民黨特務逮捕,在獄中受盡酷刑,忠貞不屈,嚴守機密,于5月18日凌晨慘遭活埋。
“拿獎有什么用啊?”
王應睞(1907—2001)
著名生物化學家,中國近代生物化學科研事業(yè)奠基人之一。
王應睞為中國生化事業(yè)發(fā)展傾注了畢生心血,曾任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酶化學與營養(yǎng)代謝。他帶領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完成具有生物活力的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和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兩項重大基礎性工作。1996年,在被授予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時,89歲的他孩子般地問道:“拿獎有什么用?。俊蹦玫?00萬元獎金后,他立即將其中的大部分交給所里設立獎學金。
醫(yī)學界的“千手觀音”
陳中偉(1929—2004)
著名骨科專家,被譽為“世界斷肢再植之父”“國際顯微重建外科奠基者之一”。
1963年,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陳中偉與同事一起為工人王存柏成功實施了世界首例斷手再植手術。1978年又獲斷指再植成功,在國際上首創(chuàng)了“斷手再植和斷指再植”等6項新技術,改寫了世界骨科歷史。他將顯微外科技術用于再植和移植手術,使成功率由50%提高到90%。僅1963年至1973年的10年間,他就培養(yǎng)了國內外從事斷肢再植的醫(yī)生2000余名。他用自己的雙手,使成百上千人的手失而復得,堪稱醫(yī)學界的“千手觀音”。
“豆腐里打洞”
劉建航(1929—2016)
著名隧道與地下工程專家,被譽為“上海地鐵之父”。
上海的地質條件很復雜,松軟含水的地層猶如豆腐渣,修建隧道好比在“豆腐里打洞”,被外國專家稱作“反轉地球般的難題”,而劉建航就是率先克服了這個難題的人!劉建航帶領團隊建設了中國第一條越江隧道、上海第一條軌道交通。如今黃浦江底20余條隧道和上海700公里的軌道交通工程,背后都有劉建航院士的智慧和付出。
港口裝卸自動化的創(chuàng)新者
包起帆(1951—)
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副總裁、原技術中心主任?!案母锵蠕h”稱號獲得者,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
包起帆是伴隨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中國工人的縮影。研發(fā)新型抓斗及工藝系統(tǒng),推進了港口裝卸機械化,被譽為“抓斗大王”。參與開辟了上海港首條內貿標準集裝箱航線,參與建設了我國首座集裝箱自動化無人堆場,積極推進了我國首套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散礦裝卸設備系統(tǒng)的研發(fā),領銜制定了集裝箱—RFID貨運標簽系統(tǒng)國際標準。40年來帶領團隊技術創(chuàng)新,獲國家發(fā)明獎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3項,獲巴黎、日內瓦等國際發(fā)明展金獎36項。
愛在無私中永恒
王慶平(1970—2005)
上海警備區(qū)司令部通信站原副教導員。中央軍委追授“真誠愛兵科學帶兵的模范基層干部”,團中央追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2005年2月22日,在部隊手榴彈實彈投擲訓練時,一位年輕戰(zhàn)士投擲時彈體不慎脫手,手榴彈在2.8秒至4秒鐘內隨時可能爆炸,面對猝不及防的險情,原本可以安全躲避的王慶平,卻毫不猶豫地將沒有經驗的小戰(zhàn)士推入隱蔽壕,用身體護住了戰(zhàn)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用一生播種未來
鐘揚(1964—2017)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中組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宣部追授“時代楷?!狈Q號。
鐘揚從事植物學、生物信息學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30多年。他義無反顧奔赴西部邊陲,撒播科學良種,收集上千種植物的4000萬顆種子,打造了西藏高端生物學科研團隊。鐘揚16年跋涉在雪域高原,不但采集和保護珍稀的植物種子,也播撒下科學和人才的種子,直到生命最后一刻。2017年9月25日,鐘揚在為民族地區(qū)干部講課的出差途中遭遇車禍,不幸逝世。
上海好鄰居 救火真英雄
王海濱(1989—)
上海市閔行區(qū)華漕鎮(zhèn)居民,全國道德模范。
2015年6月16日凌晨1點,上海閔行華漕諸新三村14號樓一樓突發(fā)大火,26歲的王海濱冒著生命危險從5樓往下挨家挨戶敲門通知鄰居,并強忍劇痛打開被火燒得滾燙的單元樓鐵門,為他人開辟“生命通道”。15名鄰居安然無恙,他全身皮膚88%的面積被嚴重燒傷。他的勇敢和堅強,感動無數申城市民,被譽為“上海好鄰居、救火真英雄”。
耄耋之年的深海勇士
汪品先(1936—)
著名海洋地質學家。國家重點學科“海洋地質學”學科帶頭人。
2018年,汪品先成為我國自主研制的4500米載人深潛器“深海勇士號”上最年長的“乘客”。9天內,耄耋之年的他3次下潛到1400米水深以下,每次觀察和采樣長達8小時,并取得重大發(fā)現——在南海首次發(fā)現了“冷水珊瑚林”,還首次考察了沉沒珊瑚礁、深水峽谷和泥火山,為全面、正確理解南海深部提供了嶄新的科研材料。這一眾人眼中的深潛壯舉,在汪品先心里卻是他等了大半輩子的“愛麗絲夢游仙境”之旅。
“長河無聲奔去,唯愛與信念永存”
讓星光照亮新的征程
用奉獻和激情
創(chuàng)造新時代的新輝煌!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