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杜克大學(xué)發(fā)布一項研究,顯示并非所有口罩都能有效阻隔新冠病毒。
美國疫情反彈,眾多地區(qū)政府重申“口罩令”,呼吁民眾在公共場所佩戴“面部遮蓋物(face covering)”。在新規(guī)與醫(yī)療用品短缺的雙重作用下,街頭出現(xiàn)了各式各樣的“口罩”;連鎖藥店,例如CVS和Walgreens,也在出售圍巾、印花手帕等可遮蓋口鼻的紡織品。然而,杜克大學(xué)物理系的研究人員馬丁·費舍指出,雖然用口罩或布料遮住口鼻能提供一定保護,但并非所有口罩和織物都能有效過濾冠狀病毒等有害顆粒。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測試了包括N95口罩、醫(yī)用口罩、棉布口罩、頭巾、手帕、羊毛頭套、保暖脖套等14類常見面部遮蓋物。實驗儀器并不復(fù)雜,包括一臺內(nèi)有激光照射的黑盒子,以及一臺iPhone手機。測試者會帶上不同的面部遮蓋物,靠在盒子上的洞口處說話,此時激光會照亮盒子中的飛沫,另一端的iPhone手機攝像頭將實時捕捉這些畫面。為了嚴格控制變量,測試者會佩戴每種遮蓋物,對著黑盒子說同一句話:“大家要保持健康。(Stay healthy, people.)”
馬丁·費舍解釋,他們將逐幀分析捕捉到的影像:“當我們說話時,視頻中能看到每一幀光點的演化。我們隨后深入分析,我們(在每一幀中)看到了多少亮點,也就是有多少飛沫液滴?!?/p>
實驗結(jié)果顯示,三種常見口罩位列榜首。N95防護能力最佳,但由于數(shù)量短缺,費舍建議供給醫(yī)護人員優(yōu)先使用。內(nèi)含聚丙烯,即我們所說的“熔噴布”的外科口罩排名第二,其次則是兩層棉花和一層合成材料制成的口罩。然而,帶呼吸氣閥的N95口罩實驗結(jié)果差強人意,由于其“只出不進”的特點,無法為他人提供保護,故而美國疾控中心(CDC)不推薦民眾使用。
令人意外的是,一些美國人青睞的日??椢飫t排名不佳。頭巾、手帕、羊毛頭套的實驗結(jié)果,僅略優(yōu)于不戴任何面罩,保暖脖套遮臉還會“雪上加霜”。費舍指出,保暖脖套的織物纖維,反而將完整的飛沫分散為更微小的顆粒。比起沉重的飛沫,這些打碎的小液滴能夠在空中漂浮很長一段時間。“所以并不是佩戴任何面罩都好過沒有防護,”費舍評論道,“比起提供保護,一些面罩反而是有害的?!?/p>
最后,費舍強調(diào),本次實驗只是示范性試驗,樣本數(shù)量雖然不足,但足以展示各種面部遮蓋物的效果:“我們當然鼓勵每個人都戴面罩。但是你要保證的是,當佩戴面罩或者大費周章去做面罩時,你佩戴的或者制作的,是一個能夠提供保護的面罩,而且它不僅要保護你自己,也要保護他人的健康。”
(看看新聞Knews記者: 任美星 編輯:潘奕 美國報道)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