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種紅樹林,許上海一個美麗海濱,是鐘揚教授生前的心愿,斯人雖逝,紅樹常存。今天下午,復旦大學“清明憶鐘揚”手植紅樹活動在浦東臨港鐘揚紅樹林基地舉行。鐘揚同志夫人張曉艷教授及復旦大學師生代表等70余人參加紀念活動。
2007年,鐘揚教授帶領團隊開始嘗試紅樹北移,2011年,鐘揚團隊將10種紅樹植物引種到臨港南匯嘴的海堤內(nèi)側。2018年夏天,在南匯新城鎮(zhèn)政府、臨港港城集團的支持下,50畝的鐘揚紅樹林育苗基地落戶臨港新城。而今,十余種紅樹幼苗正在育苗大棚里茁壯生長,隨后它們將移至灘涂上適應環(huán)境,最終長成一片自然繁衍、自我更新的紅樹林。朱旭明副鎮(zhèn)長在致辭中表示,新城鎮(zhèn)政府高度重視紅樹林基地建設,未來將繼續(xù)深化與復旦大學合作,做好基地保障工作。
傳承是最好的紀念,開創(chuàng)是真正的永存。張曉艷教授將一株紅樹幼苗贈送給復旦大學希德書院的學生代表。她希望未來有更多的青年學子加入到守護紅樹林的隊伍中,讓鐘揚的家國情懷和“種子精神”發(fā)揚光大。
劉承功在紀念儀式上講話。他深情地說,鐘揚就是一顆生命力頑強的種子,就是一株固岸護堤的紅樹,他始終秉持矢志不渝的初心,深深扎根祖國大地,以先鋒者的姿態(tài)永遠向上攀登,為國家、為未來播撒下更多的種子。他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卓越之才、奮斗之行值得我們永遠銘記、永遠學習。劉承功表示,復旦大學將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紅樹林基地建設,把紅樹林基地作為學生校外實踐和勞動教育的重要基地,并熱切希望與關心紅樹林的社會各界人士一起攜手共建,讓這份獻給上海的禮物更加繁茂昌盛。
活動最后,全體人員每人種下一株紅樹苗,以此表達對鐘揚教授的深切思念和崇高敬意。
2017年9月,鐘揚同志在赴民族地區(qū)出差途中遭遇車禍不幸逝世,引發(fā)了全社會的廣泛反響,教育部追授他為全國優(yōu)秀教師,上海市委追授他上海市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中宣部追授他時代楷模,中共中央追授鐘揚同志為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復旦大學持續(xù)宣傳鐘揚同志事跡,弘揚鐘揚同志精神,號召全校師生向鐘揚同志學習,做“鐘揚式”好黨員、好老師,創(chuàng)“鐘揚式”好團隊。此次“清明憶鐘揚”手植紅樹活動也是今年復旦大學緬懷英烈、傳承英烈精神的系列活動之一。通過追緬英模,進一步團結激勵全校廣大師生不忘初心使命,自覺弘揚踐行愛國奮斗精神,立足崗位建功立業(yè),凝聚起在新時代砥礪奮進的磅礴力量。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周云 實習編輯:周沁語)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