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被禁錮在一片網(wǎng)球場大小的巖石上,一困就是一個月,在暴風雨的季節(jié)也許更長一點,你會有什么感覺呢?”
“如果你結(jié)了婚,你看不到自己的妻子,也不知道自己的兒女情況如何?你又會是什么感覺?”
對于駐守七里嶼燈塔的葉超群來說,英國著名作家伍爾夫筆下的守塔人生活就是自己家族延續(xù)了一個多世紀的工作常態(tài),從高祖父葉來榮、到曾祖父葉阿岳、祖父葉中央、父親葉靜虎,再到現(xiàn)在的自己,兩千多平方公里的浙東海域,12座燈塔,見證著屬于葉家五代人的“孤獨與守望”。
因為塔身燈語各有不同,每一座燈塔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卻共同守護著海域的平安,為千萬船只指引航向。
于葉家人而言,每一代心中都有一座燈塔,此心安處,便是吾鄉(xiāng)。
葉家第三代守塔人葉中央:白節(jié)燈塔
白節(jié)燈塔
始建于1883年
塔身紅白相間橫紋
紅白光互閃
射程22海里
80歲的葉中央如今跟隨大女兒生活在嵊泗,這是離白節(jié)燈塔最近的主島,而退休前,葉中央在白節(jié)島上駐守了整整25年,“現(xiàn)在身體不行,登不了島,有時候走在海岸邊,朝燈塔方向看看也好?!?/p>
從5歲起跟著爺爺一起守塔,到上世紀50年代,自己真正成為守塔工,輾轉(zhuǎn)舟山海域數(shù)個孤島,一直到2000年退休,葉中央的少年、青年、中年都是伴著燈塔度過的,“我的一輩子都交給了燈塔”。
選擇成為新中國首批守塔工,就意味著選擇“與世隔絕”
島上沒有淡水,所有生活用水唯有收集從屋頂滾落的雨水,有時候遇著惡劣天氣,海水倒灌混雜著雨水,地窖中的儲備常常入不敷出,最艱苦的時候,一個搪瓷杯的水往往要支撐一整天的吃喝洗刷;
每月一次的補給船常因天氣靠不了岸,延誤是家常便飯,守塔工們硬是挖石壘田,在礁石間辟出了菜地;
在交通、通訊都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生了病只能自己扛,到真扛不住了,就在島上放三堆火,寓意“SOS”,盼著過往船只能給岸上的總部傳個信,但往往也要等上個三五天,才盼來了“救命船”。
每年七八月份,東部沿海會有很多臺風頻繁登陸,一旦遇到這樣的惡劣天氣,燈塔工作就面臨非常嚴峻的考驗,更重要的是,這個關(guān)鍵時候,燈更不能滅。
葉中央在守塔時,曾在深夜遇到特大雷電打滅了燈塔。為保障工友安全,他獨自一人冒雨沖出去,踏著泥濘的草坪跑到燈塔里,發(fā)現(xiàn)接線設(shè)備都已被毀壞,不得不緊急搶修,保障燈塔在十分鐘內(nèi)恢復發(fā)光。
與國家領(lǐng)導人合影、兩次被邀請觀摩國慶大閱兵、全國勞模、全國五一勞動獎?wù)隆⑸虾谀!~中央一輩子殊榮無數(shù),也染上了一身的“海島病”,除了嚴重的肺疾,還有腰痛。
而所有的榮譽都被他收了起來,他的臥室上白白凈凈,只掛著一張不那么清晰的黑白全家福。
那是60年代的時候,趁著葉中央難得下島的時候,匆匆忙忙拍成的,卻成了一家五口唯一的影像,“我守燈塔守了那么長時間,到最后自己家里人都守不住”。
1971年春節(jié),葉中央在下三星島守塔期間,讓妻子和兩個女兒來島上團聚。沒想到運載親人的小船在途中遭遇風浪,葉中央日日盼著妻女的身影卻等到了妻子和小女兒喪生的噩耗。
這與27年前如出一轍,當年,一場臺風襲來,葉中央的父親葉阿岳跑去幫一艘補給船進港避雨,也是在大海咆哮中被海浪吞噬,奪去了生命。
為了守護燈塔,葉家已經(jīng)失去了三口人。葉中央也想過放棄,但消沉了三個月后,還是不愿離開,只為了 “人在燈亮”。
“燈塔就是國家的門戶,人家看到你的燈塔就是要進到你的大門來了,你燈亮了就是等于門開了?!?/p>
葉家第四代守塔人葉靜虎:花鳥燈塔
花鳥燈塔
遠東第一大燈塔
始建于1870年
塔身上黑下白
每15秒一閃
射程24海里
在成為燈塔工之前,父子倆聚少離多,葉靜虎對父親大多是不解:已經(jīng)失去了媽媽,為什么爸爸還要放下無人看養(yǎng)的自己和妹妹,義無反顧地繼續(xù)守塔?
改革開放初期,上海航道局鎮(zhèn)海航標區(qū)招收燈塔工。報名人數(shù)不足,父親又打起了自己的主意。開拖拉機100多塊,而守塔只有20多塊,自己收入不錯,干嘛要去燈塔受苦?
“大概是為了彌補童年缺失的親子時光”,80年代初,葉靜虎跟隨父親,一起加入了“守塔人的行列”,頭五年跟隨父親在白節(jié)共事。島上環(huán)境惡劣得難以想象,而父親卻把這個0.44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當成了家一般地去呵護?!八菦]日沒夜地工作了,我們這幫小年輕都在想,燈塔上又沒人,臟一點就臟一點了,玻璃他一定要擦得刷刷亮,每年堅持給塔身涂一次油漆,每天拖一把地。”
常人眼中的守塔生活,單調(diào)乏味,葉靜虎眼中的父親,卻從不把守塔工當成按部就班的機器,即便做了白節(jié)燈塔的主任,在帶新人上也是嚴格要求:“我工作的時候爸爸經(jīng)常帶我去修發(fā)電機,一有空就拿著備用設(shè)備拆了裝裝了再拆?!比~靜虎說,“在我守塔期間,凡是出現(xiàn)故障都能在幾分鐘內(nèi)搶修完畢,不能讓燈塔滅?!?/p>
五年中的點點滴滴,葉靜虎理解了父親當初“義無反顧”的信念,人在燈亮,守著這片海,不讓妻女的悲劇再次發(fā)生。
到第六年,在島上能獨當一面的葉靜虎,帶著父親的信念轉(zhuǎn)戰(zhàn)去了遠東第一燈塔花鳥燈塔,一守又是五年,父子倆隔著蒼茫大海,共同為往來其間的百萬船只護航。
到九十年代,葉靜虎因嚴重的腰傷退居二線,如今負責后勤的他,時不時就會跟隨單位補給船,登一登花鳥島,看一看曾經(jīng)奮斗過的地方。
花鳥島如今已經(jīng)成了小資清新的網(wǎng)紅旅游“打卡地”,燈塔腳下的陳列室,數(shù)十件展品訴說著航標事業(yè)的古往今來,從最初的依靠光、聲定位助航,到如今的AIS航標,北斗遙測,所有的變遷發(fā)展,都濃縮在了葉家守塔的日日夜夜。
花鳥燈塔是船只進入上海港的必經(jīng)之地,“我守塔幾十年見證了這邊航海的變化,船越來越多,從小船到大船到現(xiàn)在的萬噸輪,對于我們守塔人來說,航運越來越發(fā)達,守護安全的責任也越來越大”,每每眺望上海港的方向,葉靜虎感慨萬千。
葉家第五代守塔人葉超群:七里嶼燈塔
七里嶼燈塔
始建于1865年
主塔白色、塔尖紅色
五秒一閃
寧波港最主要的一座燈塔
2013年,守塔的接力棒傳到了第五代葉超群的手中,從登上七里嶼算起,到今年已是第六個年頭。
這個“85后”曾經(jīng)也有過抱怨,想過放棄,因為小時候父親和爺爺長時間不回家的記憶,使得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燈塔上從沒有詩和遠方。后來隨著與父親、爺爺?shù)慕涣骷由?,葉超群聽了很多當年的故事,深感慚愧的他,慢慢調(diào)整心態(tài)?,F(xiàn)在,他已經(jīng)適應(yīng)了島上的節(jié)奏。
新婚一年的葉超群戲稱,燈塔還是自己的“半個紅娘”。自己和妻子是相親認識的,見面后原本并無太多聯(lián)系,但一次新聞聯(lián)播報道了葉家守塔的故事,妻子看到了后就來詢問,一來二去關(guān)系就定下來了。但是由于工作緣故,葉超群和妻子戀愛時就是異地,結(jié)婚后連蜜月都沒有度葉超群就上島了。但大度的妻子表示理解,并稱自己一定會成為丈夫的后盾。
隨著時代變遷,燈塔本身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當初,燈塔發(fā)光依靠機械裝置,必須每小時上一次發(fā)條手動發(fā)光,如今已經(jīng)完全實現(xiàn)了自動化,無特殊情況,只需每次交班的時候登塔檢查一次。生活條件也改觀了很多,島上建了基站,實現(xiàn)信號全覆蓋,值班室配備了健身房,守塔人每周輪班一次……
放眼未來,隨著航海技術(shù)的快速發(fā)展,以及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在航標上的廣泛應(yīng)用,許多條件艱苦的有人值守燈塔有望改為無人值守或少人值守燈塔,燈塔工也隨之減少,如今在舟山海域,有人值守的燈塔僅剩七座。
葉家的未來:燈燈塔塔
還有不到三個月,葉超群的孩子就將呱呱墜地。
B超里,這是一個斯文內(nèi)斂的大頭寶寶,整個檢查過程,始終一聲不吭一動不動。
還未出生,年輕的父親就迫不及待想好了小名:“女孩就叫燈燈,男孩就叫塔塔?!?/p>
燈燈塔塔,燈塔,仿佛生來就肩負著某種使命。
人在燈亮,葉家的五代人只是眾多燈塔工的一個縮影。舟山地區(qū)12座燈塔上有父子,有兄弟,有夫妻,也有爺孫。
還有千千萬萬的航保人踐行著守塔人的信念和精神,他們默默守護著共和國的發(fā)展,一代又一代執(zhí)著堅守,點亮航行的方向,也點亮心中的燈塔。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戴晶磊 施軍 高原 文字:戴晶磊 編輯:靜靜)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