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納河左岸,巴黎的奧賽博物館是享譽全球的藝術殿堂,這一次上百件的奧賽館藏真跡,首次漂洋萬里來到了浦東美術館,這就是“締造現(xiàn)代: 來自巴黎奧賽博物館的藝術瑰寶”大展。
此次大展是博物館有史以來在華規(guī)模最大的展覽,且全球僅此一站。策展人試圖打破畫作孤立的狀態(tài),讓梵高、莫奈、米勒、塞尚、高更、馬奈、德加、雷諾阿等大藝術家們的作品交錯呈現(xiàn),共同書寫各個藝術流派從古典走向現(xiàn)代的先鋒精神與藝術變革。
沿著時間的脈絡,您可以在此次展覽中看到從學院派到印象派,及其后時代幾乎所有重要流派的代表作品。十九世紀早期,在古典思想和法蘭西藝術學院的推動下,學院派主導了法國藝術界,并劃定了公認的藝術標準,體現(xiàn)了一種關于自身秩序、穩(wěn)定和精致的價值觀。
在從學院派邁向印象派的進程中,不得不提及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是對工業(yè)革命、法國革命等諸多歷史事件的直接回應?,F(xiàn)實主義藝術家們往往會選擇不加任何修飾地再現(xiàn)平凡生活本來的樣子。例如米勒的教科書式作品《拾穗者》中,用三位女性被壓彎的背和粗糙的手,賦予了社會底層人士同等的不朽。
隨著藝術家們對現(xiàn)實主義邊界的不斷探索,在十九世紀六十和七十年代期間,藝術家們開始嘗試使用光和色作為構圖的主要手段,日常生活場景、工業(yè)快速發(fā)展的城市景觀都是他們筆下的主題。印象派因此應運而生,我們所熟知的莫奈、雷諾阿、塞尚都是這一流派的代表性人物。
再后來的后印象派運動中,最激進和最具冒險精神的人物之一是保羅·高更,他離開巴黎尋找新的藝術靈感,接觸非西方的文化,筆下的場景總是充滿異國情調和神秘感。另一位藝術家文森特·梵高是與后印象派運動相關的最著名的人物。強烈的情感表達、大膽的色彩運用和充滿活力的筆觸,使得他的作品常常充滿直擊人心的力量。
舊車站的鐘聲早已停止,藝術的列車搭載著那個黃金時代的浪漫低語,
在此刻與你我相遇。即日起至10月12日,歡迎來到浦東美術館“締造現(xiàn)代: 來自巴黎奧賽博物館的藝術瑰寶”大展,感受藝術巨匠巔峰之作近在眼前的心靈震撼,奔赴一場足不出“滬”就能享受的視覺盛宴。
編輯: | 吳家璇 |
責編: | 魚瑞娟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