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5年赤字率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創(chuàng)歷史新高。赤字規(guī)模5.66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6萬億元。
聽到“赤字”,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錢花超了。在國際上,也有一條3%的所謂“赤字率警戒線”。那么,這次我國對赤字率的調整如此“大手筆”,會帶來風險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得了解赤字率是怎么算出來的。簡單來說,財政赤字,就是財政支出大于財政收入形成的差額,而赤字率,就是赤字規(guī)模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在過去較長一段時間,我國秉持合理審慎原則,把赤字率設定在較低水平,直到2020年,赤字率才首次突破3%。
如果橫向比較,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赤字率常年在3%以上;即便是3%紅線的發(fā)源地歐盟,在經濟受到沖擊時也會果斷上調赤字率,2020年至2023年,歐盟平均赤字率達4.5%。所以說,根據宏觀經濟周期性的變化,通過提高赤字率加強逆周期調節(jié),才是世界通行的做法。
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2025年的財政政策定調,要求“更加積極”,這就需要多種政策工具有機組合、發(fā)揮整體規(guī)模效應,而提高赤字率,正是核心關鍵,也是具體手段。
一方面,提高赤字率有利于擴大支出力度,投向基礎設施建設、扶持新興產業(yè)等,從而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帶動產業(yè)發(fā)展、增加居民收入,促進經濟增長。
這一舉措也對外釋放了中央穩(wěn)經濟的堅定決心,不僅有利于穩(wěn)定預期,更能直接提振資本市場。
此外,無論是中央發(fā)國債再轉移支付給地方政府,還是地方發(fā)一般債,地方政府可自由支配的程度更大,能更好完成“三?!惫ぷ?。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今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guī)模29.7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2萬億元;合計新增政府債務總規(guī)模11.86萬億元,比上年增加2.9萬億元,財政支出強度明顯加大。
后續(xù)還要加快各項資金下達撥付、盡快形成實際支出。兩會以后,大家也可以繼續(xù)關注財政預算報告,通過2個月一次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跟進執(zhí)行情況,看緊“國家賬本”上的每一筆收支。
編輯: | 宋懿 |
視頻編輯: | 黃濤 |
責編: | 趙歆 |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