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世界首次“人機共跑”馬拉松在北京亦莊舉辦。首次采取人形機器人與人同步報名、同時起跑,共跑21.0975公里的形式辦賽。不過共跑的意思并不是人和機器人一起跑步,而是雙方各跑各的,互相之間有物理阻隔。這是出于安全考慮,也反映出人形機器人的發(fā)展水平。這場比賽的解說是清華大學機器人控制實驗室主任趙明國研究員,他也曾參與機器人馬拉松比賽規(guī)則的制定。趙老師從博士期間就開始做機器人,中間多次面臨困難、低潮,但他始終咬牙堅持。在世界機器人足球大賽中,趙老師的清華火神隊多次獲得前三名。他的無人駕駛自行車登上過《自然》Nature封面,到現(xiàn)在人形機器人迎來大爆發(fā),研究機器人的人也終于獲得市場青睞,走進公眾視野。然而前路依舊漫漫,機器人能否在不久的將來走入千家萬戶?這是機器的馬拉松,也是人的馬拉松。
編輯: | 施荔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