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而是出手闊綽的老板,時而又是年輕帥氣的警察,有時還會化身臺球高手。90后男子吳某一人分飾多個角色,通過上演一出出感情戲贏取受害人的信任,然后就借口投資理財騙取錢財。兩年來他游走于北京、上海、武漢等地靠詐騙為生,目前武漢警方查實的受騙群眾有30多人,被騙金額400多萬。
今年4月,武漢某洗浴中心工作的劉女士認識了一個經常來她們店消費的楊某。很快,楊某就對她展開了愛情攻勢,常常給她送禮物,帶她去吃飯,兩人逐漸發(fā)展成了男女朋友關系。這時楊某才告訴劉女士,他其實是個富二代,家里非常有錢。不愿按家里的安排在北京上班,所以找機會來武漢發(fā)展。
兩人關系穩(wěn)定后,楊某提出自己在做AB倉投資,穩(wěn)賺不賠,如果劉女士也愿意投資,他可以保證每月至少有5%的收益。雖說不懂投資的是什么,但是出于對楊某的信任,劉女士分三次向楊某轉賬5.3萬元。誰知,錢轉走沒兩天楊某就消失了,微信也被拉黑。
民警接到劉女士報警后發(fā)現(xiàn),這起案件跟前不久另一起詐騙案中騙子的手法非常類似。3月底,一名男子李某也是自稱成功人士,混跡于江漢路一家臺球室。騙取了多名臺球助教的信任后,以投資私募股票拿固定收益為由拉人投資,收了錢沒多久就迅速拉黑所有人逃之夭夭。
辦案民警從報警人劉女士的微信中找到了嫌疑人的照片,發(fā)現(xiàn)這人就是在江漢路詐騙臺球室助教的人。通過核查,這名男子既不是來自北京的警察楊某也不是浙江的商人李某,真實身份是安徽無業(yè)人員吳某。
隨后吳某被列為網上逃犯,被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民警在一家酒店里抓獲了。民警在押送吳某回武漢的路上查看了他的手機,結果發(fā)現(xiàn)微信聊天記錄已經全部被清空,通訊錄也被刪除。然而在微信的黑名單里卻發(fā)現(xiàn)了80多人的列表。于是民警將這些微信號添加為個人好友逐一聯(lián)系,果然這些人里不少都被吳某騙過。
隨著調查的逐漸深入,吳某的真實面目也逐漸揭開。他其實只有初中文化,但情商高智商也高,很善于與人打交道,獲取信任之后就以投資的名義騙錢。
為了偽裝自己,吳某特意定制了一套手工制作的西裝、定期在朋友圈中炫富,曬豪車和出入高檔娛樂場所的小視頻。給人一種事業(yè)有成,有錢、豪爽、講義氣的印象。騙到錢之后,就立即離開轉到另一個城市尋找新的詐騙目標。
目前警方查證被騙的一共有來自武漢、北京、上海、天津和深圳的三十多人,被騙金額高達400多萬元。目前民警仍在對吳某做進一步調查。
(來源:湖北經濟 編輯:余寒靜)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