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海市市徽之外,世界各國的博物館、文獻乃至貨幣上,依然能看到沙船的身影。如今,沙船早已遠離世界航運的中心舞臺,但史料表明,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沙船是連接中國和世界的物流“動脈”和“生命線”。
這是日本江戶時代一名畫師所描繪的《唐船之圖》,它呈現(xiàn)了11艘從中國東南沿海到日本長崎港的商船的圖樣,其中就有一艘沙船,長達近70米。
關西大學文學部名譽教授、文學博士松浦章說:“江戶時代,有很多沙船在中日之間往來,從日本會采買什么帶回中國呢?日本盛產(chǎn)銅,這是中國當時制造銅錢的原材料。從中國運來日本最多的是砂糖?!?br/>
長年研究亞洲各國航運歷史的松浦章教授,對清代沙船航運業(yè)的發(fā)展和影響有著深入研究,出版過多部中日文版的相關著作。
關西大學文學部名譽教授、文學博士松浦章表示:“我當時去的第一檔案館在故宮內,那里收藏有清朝的資料、奏折有1000萬冊以上,奏折多是政治方面的記錄,內容寫的很簡單,但是從中也是能看到與老百姓生活相關的內容,比如與船相關的話題。這里來了沙船,走了沙船,多少艘啊,運了什么貨啊,都能找到蛛絲馬跡。”
除了畫面資料,在日本關西大學出版的《文化五年土佐漂著江南商船郁長發(fā)資料》中,還記載了一艘名為"郁長發(fā)"的中國沙船,在北洋貿易途中遇到風浪,漂泊到日本的故事。其中不乏對這艘沙船運載貨物的詳細記載,為當時沙船的航?;顒恿粝铝苏滟F的資料。
今年9月6日,中韓海洋文明交流展在韓國國立海洋博物館開幕。中國航海博物館特意精選27件/套展品赴韓國展出,其中一件就是五桅沙船模型,而且在展臺上占據(jù)著最醒目的位置。
中國航海博物館學術研究部副研究館員顧宇輝稱:“其實就是我們在明代的時候,沙船已經(jīng)到朝鮮半島去了。”
無獨有偶,英國國家航海博物館展廳內,沙船模型也在醒目的位置赫然成列,館內還收藏著兩張珍貴的沙船航行照片。在徐家匯藏書樓,還珍藏著一本1924年出版的英國文獻《中國帆船和其他當?shù)氐拇罚瑫芯兔枋隽思词乖?903年,在新加坡港還能看到大型的北直隸商船,也就是典型的沙船型海船,其長達四五十米,寬6-10米,可承載到2-3噸的貨物量。1980-2001年版本的新加坡貨幣中,1元錢上就印有一艘中國沙船。
中國航海博物館藏品修復部副研究館員葉沖表示:“ 中國人在海外發(fā)展的過程當中,尤其是在海外開發(fā)的過程當中,對東南亞的開發(fā)是起了很大的推動的作用,甚至在某些地區(qū)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的。在西太平洋地區(qū)區(qū)域里面的屬于第二層級的貿易的實現(xiàn),貨物的轉運,還是大量的要仰仗中國的商船,所以他們當時就出現(xiàn)就是歐洲的這些商船,他們把貨物運到像新加坡,包括馬六甲這些地方,他們要等待中國商船的到來。也就是說今天國際貿易的格局,跟中國人從明代以來,就是對海洋事業(yè)的開發(fā),對南海地區(qū)的經(jīng)營是密切相關的?!?br/>
(來源:看看新聞Knews)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