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依靠記憶而存在。在繁華的市井背后,總有一些歷史的印記,書寫著城市的氣質(zhì),這些城市記憶的一磚一瓦,是延續(xù)一座城市發(fā)展的脈絡(luò)所在。
上海,繁華都市中,興業(yè)路只是一條普普通通的小馬路。一百年前,它的名字叫望志路。
1921年7月23日,十三個來自中國各地的年輕人聚集在這里。就在這個石庫門屋子里,一個決定中國此后一百年走向的政黨就此宣告正式成立??赡墚?dāng)時沒有多少人會料到,主要由一班年輕人成立的一個小小黨派,能在日后承擔(dān)起中國改天換地的歷史重任。
這些年輕人并不是天生的革命者,很多人身上還帶著舊時代的烙印,但家國天下的擔(dān)當(dāng),讓他們義無反顧地與舊時代決裂。因緣際會,他們的人生軌跡在這里交集;星火燎原,他們?nèi)计鸬幕鸱N點亮了整個中國;大浪淘沙,從上海這座英雄城市出發(fā),中共一大代表毛澤東,在二十八年之后,最終登上天安門城樓,向世界宣示了一個新中國的誕生。
時光一去一百年。興業(yè)路承載的這一段紅色記憶,成為這個政黨九千多萬黨員共同的精神印記。而上海,就是這場革命里程的偉大出發(fā)點,成為中國革命的圣地。
(素材來源:《1921點亮中國》項目組 編輯:劉清揚(yáng))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