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到15日,全球人權治理高端論壇在北京舉行。過去的30年間,中國在人權促進方面做了大量的實踐,其中也蘊含著豐富的中國智慧,對國際人權促進事業(yè)的發(fā)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7月31日的《這就是中國》節(jié)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攜手研究員鄭若麟先生,一同探討中國智慧如何促進國際人權事業(yè)的發(fā)展。
現場一位觀眾提到,中國智慧在促進性別平等和女性發(fā)展方面,有什么具體體現?
張教授表示,西方的人權觀對我們有一些影響,這個影響實際上我們完全可以把它給解構掉,它主要就是個女權主義。我們中國是有自己整套做法,是社會主義做法,我們講的婦女解放。所以,西方國家要跟我們討論婦女權利,能不能先做到兩點?第一,貴國能不能首先實現男女同工同酬?比如說英國女記者的工資跟男性工資是一樣的嗎?第二,婦女結婚以后,能不能保留自己的姓?就這么簡單的權利能不能保留?我們全部做到了。所以我們的婦女解放從最根本的經濟權利上著手,這樣來促進人權,所以我們很多地方可以給西方國家上課。
張教授認為,女權中提出的有一些是有道理的,但西方現在整體的給人感覺是走火入魔了。他經常舉這個例子:英文中Chairman主席這個詞不用了,為什么?因為Chair man是一個男人,所以用Chair Person,用Chairman就政治不正確,這叫走火入魔。中國不會完全照搬,我們有自己數千年形成自己的傳統(tǒng),而且非?,F代。所以從婦女解放來講,效果會更好。我們當然可以進一步地改進我們的很多工作,但是確實是總體上比西方做得好,甚至好很多。
(素材來源:《這就是中國》節(jié)目組 編輯:劉清揚)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