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后,中國人民實現(xiàn)了以往任何一個歷史時期都未曾有過的自由流動,從內(nèi)陸到沿海、從鄉(xiāng)村到城市,哪里有機會就去哪里,去學習,去奮斗。從放牛娃到科學家、從打工妹到CEO,每個人都是一部奮斗史。正是這種充分的流動和自由,激發(fā)了每一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2021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檔口,我們以此為奮斗的國人畫像。
何謂“流動的中國”,這是導演組兩年來不斷思考和討論的問題。是春運和外出務(wù)工那樣的空間流動;是人才的流動或是金錢的流動;又是夢想的流動或是職業(yè)的流動。我們按照這樣的設(shè)想去尋找選題,去跟蹤拍攝,最終找到了許多打動我們的故事。這些人物和故事既平行前進,又彼此交叉,層次互異的年齡、不同的口音表明他們所處的境遇不同,但他們在許多時刻里,是精神上的同盟者。
《流動的中國》共4集,分別以“家鄉(xiāng)”“坐標”“答卷”“追夢”為主題展現(xiàn)人口的遷移、人與城市的關(guān)系、人和時代的聯(lián)系以及個人的夢想,講述普通人的流動故事。
攝像機的鏡頭就這么大,我們拍到的是一個偶然的、局部的真實,不可能包容全部。但你可以相信它,因為它就發(fā)生在我們面前。
因為和兄弟們打賭,宋楠一沖動就去報名成為駐村扶貧干部。他玩過搖滾,喜歡潮牌,兄弟成群,瀟灑自在,但這些在他下鄉(xiāng)后不復(fù)存在。他看起來老了十歲,每天都在村子里竄來竄去,為了五塊二和五塊三的成交價格,跟人嘮一下午。一下午沒嘮成,就明天再來。
宋楠說這一年多他正經(jīng)八百地長大了,很嚴肅地去對待脫貧工程。以前,他總覺得自己雖然瀟灑,但游戲人生好像總不得人尊重,現(xiàn)在不是了,現(xiàn)在他干了一件特別能被人尊重的事情,家人和朋友都說他做的事情有意義。
“這個時代是中國這么多年來最好的時代,咱們的政策好。你想你通過一個人這幾年的努力,你無論去付出多大的辛苦,你改變了幾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命運,這是你人生中特別完美的一件事?!彼伍f。
《流動的中國》中,每一個故事,都是當代中國人尋找人生意義、確立自身使命的過程。
53歲的廉宏彬在西安做人才引進工作已經(jīng)13年了,我們跟著他從深圳到上海,一路看著他使出各種法子吸引應(yīng)屆生來西安工作。他就像是西安城市形象宣傳大使,路上遇到個學生就能嘮上半天西安的好。他喜歡加學生微信,然后和簽約成功的學生說:“我就是你在西安的第一個朋友了!”
他的奔波不為自己,他所在意的是:“在整個進步當中,有沒有我們的腳步,有沒有我們的聲音,從這里邊起碼站住一點兒,咱也算很值吧。你總不能說啥都沒有,純粹就是人家拽著你走,有意義嗎?”
還有位受訪者說:“雖然我們做的事情都是很渺小,好像是瑣碎的,但其實是用我們自己一點點小小的力量,在推動整個社會的變化的。
聆聽普通中國人的聲音,記錄普通中國人的腳步,這大概就是我們作為紀錄片導演的意義?!读鲃拥闹袊返某善^程,曾被新冠疫情打斷幾個月。2020年上半年,我們拍了武漢和上海的抗疫過程,制作成《人間世抗疫特別節(jié)目》播出。這之后再重新回到《流動的中國》項目之中,我們突然多了一些感慨?!读鲃拥闹袊防锏墓适聸]有生離死別、跌宕起伏,這些普通人都藏在深厚的生活當中,他們擁有的是平凡的力量。如果沒有人去講述他們的故事,他們永遠不會為別人所知道。
或許有人會發(fā)問,那為什么這些人的故事要被別人知道呢?我們沒法給個理性的回答,但這些藏在生活深處的瞬間——比如小龍蝦學院的丁大琴打電話給母親說:“第一,我考了第一”;比如常德一個學生七年前留給自己的一塊錢創(chuàng)業(yè)基金——都曾讓我們心潮澎湃。我們覺得應(yīng)該去呈現(xiàn)這些故事,應(yīng)該珍惜這些曾經(jīng)打動我們的人和事。
歸根結(jié)底,這都是中國人命運的流動,之所以稱之為“流動”,是因為回望時,路徑清晰可辨,因果環(huán)環(huán)相扣,原點難以忘懷。這其中,有的人隨著時代的浪潮,奔涌入海;有的人遭遇逆流,奮勇展臂,迎頭向前。
是人的行動創(chuàng)造了流動,是人用行動包抄生活,任何生存的困難都掩蓋不住生命本身的美麗。在命運的流動中,山水關(guān)連,風云呼應(yīng),個體走過的城市和山川都化成了生命,點亮心中的燈塔,光芒萬丈。
對于所有愿意接納攝像機鏡頭的人,我們都心懷感激。感謝他們允許我們進入他們的生活,感謝他們的信任與坦誠。在最終呈現(xiàn)的12個故事之外,我們還有12個剪輯完成的故事,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最終沒有出現(xiàn)在成片里。在此,我們向每一個接納我們鏡頭的人表示最誠摯的感謝。
希望我們都能像故事中的這些人一樣,尋找自己坐標,回答自己的答卷,堅強勇敢,即使遭遇逆流,也能奮勇向前。
這也是時代的精神。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