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開特殊講壇
武霞敏3歲患小兒麻痹癥,5歲時腿上就綁上鋼條。靠著鋼條支撐身體,她在大學畢業(yè)后成為一名大學教師。
1978年恢復高考,弄堂里求知若渴的青年央求武霞敏幫忙補課,漸漸地,慕名而來的學生越來越多,武霞敏的每個休息日都被排滿。看到這么多人需要她,她干脆與同樣是小兒麻痹癥致殘的丈夫王震商量,打算在家里開一個專門針對殘疾人子女和貧困家庭子女的義務輔導班,“誰家有錢,誰想付錢,一律免談”。
長年單腿用力,使得她右腿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髖關節(jié)半脫位,1995年,病痛折磨得她不得不提前退休,告別了相伴35年的講臺,然而,她家中的特殊講壇卻從來沒有間斷過。2005年,她加入殘疾人房金妹創(chuàng)辦的“興家”,每年“一對一”輔導的學生數(shù)量更多,身為現(xiàn)代美術史專家的老伴也被“征用”當了助手,教學生寫作文,她還組織參加工作的孩子們回來介紹經(jīng)驗。周一到周五,每晚補課從不間斷;雙休日要從上午9時教到晚上9時。忙起來,兩人哪里顧得上燒飯,不得不經(jīng)常包餃子湊合幾頓,或者燒一次菜吃上幾天。即使這樣,她還會時常把學生留在家里吃晚飯,并為放學后直接來補課的學生準備點心。
從不拒絕別人
武霞敏不喜歡麻煩別人,她讓木匠特制了一把代替拐杖的木椅,后面有兩個滑輪,前面是兩條凳子腿,椅子上釘了一個大木盒,降血壓藥、眼鏡、紙巾、垃圾袋、電話機、飯菜、紙筆書本都能裝得進去。撐在“拐杖椅”上,她在家里行動自如,幾乎不用其他人幫忙。
然而,這個不喜歡麻煩別人的老教師,卻從不拒絕學生的求助。她的學生,從初中到高三畢業(yè)班都有,甚至還有個別孩子考研時也找到她求教。一直在大學教數(shù)學的她,并不覺得自己大材小用,反而經(jīng)常開著殘疾車,到附近書店的教輔書專柜上“補貨”,然后回家鉆研,如何深入淺出地用適合各年級的方式解題。一開始,她也會陷入大學教授的思維定勢,一上來就找到了最簡便的方法,可學生卻瞠目結舌,完全看不懂她筆下的高等代數(shù),這讓她“痛苦”了好一段時間,才逐漸把各年級的書本研究得爛熟于心,后來拿到每一道題目,都可以找出適合每一個年級的解題方式。
武霞敏近年來更加體弱,頸椎病、骨刺、“三高”折磨著她。日前去北京領獎,她回來幾天都沒緩過來,“坐久了渾身痛得不得了”,然而,只要孩子們有需要,她總是強撐疲憊的身體。
每天,武霞敏都會不斷接到學生打來的各種電話,為此,家里安裝了兩部電話。有時,畢業(yè)班學生在深夜也會打來電話,從夢中驚醒的武霞敏不僅沒有怨言,還會清清嗓子,“偽裝”出一副尚未就寢的清醒模樣,披衣起床,耐心解答。
注重教書,更重育人
武霞敏不僅補數(shù)學課,還補“做人”課。武霞敏說:“教書更要育人,很多來我這里補課的學生都來自殘疾人家庭、貧困家庭,或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我要告訴他們教育是可以改變?nèi)松?,他們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了才會學得認真。”
接受每個學生前,武霞敏總要問問家庭情況,和孩子談談心。她認為,影響學習的因素有很多,家庭氣氛是個很重要的方面,如果家長只顧看電視、搓麻將,不明白怎么教孩子學習,光靠補一兩次數(shù)學課是無法提高成績的。所以,她總是先把學生的思想情況摸清楚,讓他們明白為什么學習,必要的時候家長應該一起“補習”。思想做通了,再告訴學生學習方法就會事半功倍。一旦學生學習上有了好的苗頭,就以表揚為主,逐步改正缺點。因此,家長們放心地把孩子交到武老師手中,學生們也把武老師當成自家長輩,什么心事都愿意先聽聽武老師怎么看。
俗話說:“學高為師,身正是范?!蔽湎济舭呀虝俗鳛榧喝?,并把這種愛心傳遞給了學生。一個從初中就在武老師家補課的女孩子,在考上大學后,主動加入義教助殘的隊伍。她說:“武老師就像外婆一樣疼愛我,教給了我知識,更教給我做人的道理,我要把這種幸福傳遞給別人?!?/p>
武霞敏夫婦的人格魅力感動了許許多多人,他們的故事真實又平凡,但細細品味,卻讓人深深折服。不管身體狀況如何,他們都兢兢業(yè)業(yè),潛心鉆研,教書育人。無論這條“知識扶貧”之路走得多么坎坷,他們也始終互相溫情陪伴,收獲到了無形的精神財富。在他們心里,讓更多的殘疾人和困難家庭獲得幸福才是真正的成功。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