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艇在海上航行,離不開精準的海圖。在人民海軍的編制序列中,有一支鮮為人知的隊伍,他們擔負著沿海島礁、海洋水深、海底地貌等數(shù)據的測量任務,為海圖繪制、航道開辟等提供重要依據。他們就是用青春丈量藍色國土的海軍測量兵。南部戰(zhàn)區(qū)海軍某部測量中隊正在祖國南海某海域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水文數(shù)據測量任務。
這次的測量任務已經持續(xù)了40多天,一片10多平方公里的測區(qū),按照1:2000的比例測量,官兵們就要來回跑1000多公里。南部戰(zhàn)區(qū)海軍某部測量中隊工程師勞國羽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進行水深測量任務,是要獲取海底地貌、地質、航行障礙物等資料,為編繪航海圖提供數(shù)據,以保障艦艇航行安全。為了實現(xiàn)海圖上陸海結合部的精準拼接,官兵們經常要背著沉重的測量裝備深入到小艇不能到達的岸線灘涂,攀崖、登礁、涉水早已是習以為常,執(zhí)行任務中被石頭劃傷、被海蠣子蜇傷也是常有的事。
副中隊長晏新村從軍校畢業(yè)后就來到測量中隊,有十多年的測量工作經歷,參與過多次海測任務,回憶起剛到部隊時的一次海上歷險,至今記憶猶新。他記得,有一次和一個老班長執(zhí)行無人島礁測量任務,任務快結束的時候,海況就突然變差了,海上也起了風,風越來越大,船無法過來接他們返回,當時天色越來越暗,補給品也基本上快消耗完了。一天一夜過后,風浪減弱,晏新村和戰(zhàn)友才得以脫險。
雖然測量任務單調、環(huán)境艱苦,時常面臨未知的危險,可測量的數(shù)據容不得半點馬虎,哪怕是一個細小的偏差,官兵們都會反復核查,不放過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南部戰(zhàn)區(qū)海軍某部測量中隊中隊長樊林林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如果這些看似細微的誤差不能夠及時地檢查、研究、分析處理,就會對整個任務進度產生重要的影響,這樣的數(shù)據成果也會對后續(xù)艦艇兵力行動安全造成重大影響,對作戰(zhàn)訓練任務當中指揮員的決策產生重大的影響。
天色漸暗,夜幕降臨,但海測兵的工作并沒有結束。他們還要在海岸邊埋下水尺、搭設驗潮站,全天候記錄潮汐的變化情況,為測量作業(yè)提供全面、基礎的數(shù)據支撐。從早到晚,披星戴月,官兵們一出海就是一整天,在他們的任務中,少了頭枕波濤的浪漫,多得是對任務的默默付出和忠誠堅守。
南部戰(zhàn)區(qū)海軍某部測量中隊測量兵田亞克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晚上一個人看著漆黑的大海的時候,還是有點寂寞,會想家。他原以為海軍就是駕駛艦艇馳騁大洋,實際情況跟他來到部隊之前想象的不一樣。但每當他想到他測量的這些數(shù)據對艦艇航行安全有所幫助,他感覺這些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闖險灘、爬礁石、上孤島,海軍測量兵就是這樣長年累月地堅守在祖國的海岸線上,一點一線勾勒出祖國的海洋國土,用青春和汗水丈量著祖國的萬里海疆。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敖德芳 符雅 王則斌 通訊員:張文杰 范鵬羽 王然然 孟碧 唐人杰 實習編輯:俞之歆)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