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晚,商務部、海關總署發(fā)布公告,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從8月1日開始,決定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公告》指出,滿足相關特性的物質,未經許可,不得出口。其中,涉及鎵相關物項共8種、涉及鍺相關物項共6種。
《公告》強調,出口經營者應按照相關規(guī)定辦理出口許可手續(xù),未經許可出口、超出許可范圍出口等情形,出口經營者將受到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鎵、鍺都是重要的稀有金屬,在半導體材料、新能源等領域應用廣泛。其中,半導體行業(yè)已成為鎵最大的消費領域,約占總消費量的80%。氮化鎵更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之一。
而這兩種金屬礦產,無論是在儲量還是在出口上,中國均在全球占據領先地位。統(tǒng)計數據顯示,中國是金屬鎵和鍺全球最大的生產國,產量供應分別超過約90%和68%。其中,日本、法國、德國、韓國、美國等為主要的出口目的地。
中國公布最新出口管制措施,也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7月3日當天,美國半導體晶圓制造商AXT公司發(fā)布公告,其中國子公司將立即著手申請出口鎵和鍺產品的許可,以求繼續(xù)從中國出口相關產品。
《德國之聲》報道稱,中國此舉將影響兩大關鍵半導體金屬供應,預料將沖擊美、日、韓及歐盟。
西方媒體認為,中國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是對美國及其盟友對華芯片出口限制的反制,因為幾天前,荷蘭剛剛宣布實施半導體出口管制。
對此,商務部研究院原院長霍建國表示,這完全是西方國家的“做賊心虛”。美日荷簽署了對中國的芯片生產制造設備進行封殺的協(xié)議,所以現在中國任何的一個動作,他們都會聯(lián)想到是一種反制。
霍建國強調,之前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采取了一系列針對中國的限制手段,不僅違背了世貿規(guī)則,也違背了國際通行規(guī)則。而我們的限制完全是一種常規(guī)的出口管制手段,只要經營者登記信息公開明確是不會受到管制影響的。因此,西方無疑是在向中國“潑臟水”。
(看看新聞Knews編輯 周雯飛)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