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國際郵輪節(jié)今天開幕,接下來的三個月,一系列覆蓋文旅商體展、串聯(lián)城市消費的郵輪主題活動將接連舉辦。
作為中國郵輪產業(yè)發(fā)展的“原點城市”,上海在2006年以歌詩達“愛蘭歌娜號”開辟我國首條母港國際航線。2022年,歌詩達因全球新冠疫情暴發(fā)、游客減少等原因,退出亞洲市場。今天,歌詩達賽琳娜號帶領近700位外國游客重返吳淞口,近700名國際游客陸續(xù)下船,開啟他們在上海的精彩一天。不少外籍乘客上岸開啟上海CityWalk。
隨著賽琳娜號的回歸,中國首個“多母港”航線正式開啟,游客在中國上海、日本福岡和韓國濟州都可以登船。下午5點,1800多名旅客從上海始發(fā)上船,再加上上午下船的700名國際游客,總計2500名左右的旅客乘船駛離上海。
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公司總經理助理彭兆韻說,這一舉措是個很好的嘗試,既能帶來訪問港旅客,也能帶來中國新登船旅客,產品的多樣化將帶動郵輪市場進一步發(fā)展。
本次郵輪節(jié)期間,多家郵輪公司都推出了特色航線。例如,愛達魔都號就主打“哪吒鬧?!毕娜罩黝}活動,開啟充滿童趣的海上國潮文化之旅;地中海郵輪,則推出了中國大陸首個海上樂高巡游。
上海還倡議天津、深圳、青島等9城市,建立“郵輪+消費城市聯(lián)盟”,以郵輪為媒串聯(lián)沿海經濟帶,推動“港口流量”向“消費增量”轉化。
上海全市多個重點商圈也組織了郵輪主題市集、航海文化展等多場活動,市民可通過“郵輪+商圈”、“郵輪+非遺”、“郵輪+親子”等多元場景,沉浸式體驗“海上移動城市”與“岸上美好生活”的無縫銜接。
當前,上海郵輪經濟能級正在持續(xù)躍升。去年,上海港接待國際郵輪靠泊247艘次;而這個數(shù)字僅在今年一季度,就超過了180艘次。
作為亞洲最大郵輪母港,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今年已接靠郵輪137艘次,游客接待量約93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幅分別為85%和57%。今年五一假期期間,上海郵輪口岸還迎來今年首次四船同靠,疊加假期效應,單日出入境人員近3萬人次,創(chuàng)3年來新高。
歌詩達“賽琳娜號”今天重返啟航之后,地中海郵輪榮耀號也將于7月13日再度回歸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母港,開啟運營13條暑期航次。而皇家加勒比此前就宣布,旗下“海洋光譜號” 將繼續(xù)以上海為母港,全力部署中國市場。
東方衛(wèi)視記者孫啟萌觀察發(fā)現(xiàn),近年來,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正從“運輸?shù)亍弊優(yōu)椤熬C合體驗地”,前不久舉辦的郵輪文化旅游節(jié)、今天開幕的上海國際郵輪節(jié)、還有每逢節(jié)假日綻放在吳淞口岸上空的煙花.……這些都為郵輪濱江帶注入了活力,“郵輪+”的形式也讓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成為了一個文旅目的地。
今年寶山櫻花季的時候,吳淞口郵輪港還推出了"櫻花+郵輪"的票根互動,上個月也開啟了"低空經濟"場景的探索,推出“三江口”直升機巡航線路,豐富了游客們的立體出行體驗。除此之外,幾百間高品質酒店客房、還有今年新開業(yè)的長灘觀光塔和礦坑花園里的“一尺花園”雙店,打造了上海濱江最高和最低的特色餐廳。這些點點滴滴都讓游客的消費半徑從800米擴展到8公里。
有郵輪公司高管就曾向記者感慨,上海吳淞口的岸上配套已經不輸全球任何一個一流港口。真正的“郵輪經濟”,已經不僅僅是一艘艘郵輪帶來的游客和消費,而是一座城市向世界旅客發(fā)出的熱情邀約。
從2006年擁有我國首條母港國際航線,到如今為全球郵輪網絡注入“中國樞紐”新動能,上海這些年來發(fā)展郵輪經濟可謂成績斐然。但也必須看到,上海郵輪產業(yè)仍有進步空間。比如航線同質化明顯,母港航線集中于日韓短線,中長航線和主題航線供給不足;又比如,母港周邊消費以基礎零售為主,缺乏高附加值業(yè)態(tài)。
不過,接下來,上海有能力憑借自身多產業(yè)鏈集聚的特性,通過建立游客消費行為、監(jiān)測航線運營效益等手段,精準施策、多維布局,用更開放的姿態(tài)、更豐富的體驗、更智慧的服務,向世界遞出一張嶄新的“東方郵輪名片”。
上海,不只是航線的起點,更是文化與消費的匯聚之地。
編輯: | 張?zhí)N昆 |
責編: | 周緹 |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