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清晨,當(dāng)人潮尚未涌入豫園九曲橋時,福佑、福民兩座小商品市場已悄然拉開一場“書香盛宴”的序幕。那里正是上海文廟舊書市場搬遷后的新?lián)c,老書迷趕赴一場和舊時光的約會,在一本本舊書中尋找屬于自己的那份驚喜。
七點剛過,位于福佑商廈B2層的舊書市集已人頭攢動,老友相會,聊天淘書。舊書攤主葉師傅正向顧客講解一份上世紀(jì)60年代的上海地圖。
福佑商廈舊書攤主 葉先生:我來得晚大概到的時候也已經(jīng)6點40分左右了。他們早的差不多五點就進(jìn)來了。每周一次。大家交流特價賣三元一本的。還有的書按照不同的價格反正也不會太貴,都是中老年讀者比較多,他們對書還是很(有)熱情。
多年的傳統(tǒng)延續(xù)下來,這里已不僅僅是舊書淘寶地,更是老友相會交流處,生意自然不會差。
福佑商廈舊書攤主:二十幾年了,大家都是老熟客了。
2021年,上海文廟啟動修繕改造,已有約三十五年歷史的露天舊書市場因此關(guān)閉。攤主們輾轉(zhuǎn)遷至豫園商圈的福佑商廈B2層與福民商廈4樓。盡管新址藏身于商廈深處,入口標(biāo)識并不顯眼,甚至需要“七彎八拐”才能抵達(dá),但老顧客們依舊尋來,只為延續(xù)淘書的儀式感。
顧客:看到什么好看的就拿,價格便宜。
當(dāng)記者來到另一旁福民商廈的四樓時,驚訝發(fā)現(xiàn),從布局,到攤位擺放,兩棟樓幾乎保持一致。一位爺叔正提著兩大袋子書趕往他的“第二場”。
顧客:早上買的。在剛剛那個樓里買的。我喜歡,我還有外甥女也喜歡。
從文廟到城隍廟,舊書市場的搬遷不僅是地理空間的轉(zhuǎn)移,更是一場文化記憶的接力。目前,福佑商廈和福民商廈的舊書攤位近百家,在這里,書籍不僅是商品,更是連接過去與當(dāng)下、人與人的紐帶。
福民商廈舊書市場負(fù)責(zé)人 方露:這邊的租金每天大概是28元,留住商戶,帶動客源,盤活市場。
編輯: | 虞宏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