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個科技圈兒的消息令人五味雜陳。
臺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造的5納米晶圓廠將于12月6日舉辦首批工具設備(first tool-in)進駐典禮。這也意味著晶圓廠已經完成基本準備工作,接下來將為遷入第一批用于半導體制造的尖端設備做好準備,為2024年實現(xiàn)量產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這是一次頗顯政治考量的決絕行為
在全球化的邏輯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臺積電到美國設廠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不符合純粹的商業(yè)邏輯。臺積電的創(chuàng)始人張忠謀自己就曾公開表示,在美國生產芯片的成本比在臺灣至少高出55%。
但是,芯片作為一個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產品,其生產除了考慮經濟效益外,同樣需要考慮其他因素,例如政治和安全。從這個角度來看,臺積電在美國設廠的行為同樣可以被視為分散風險的理性決策。這也側面反映出,臺積電對于兩岸關系發(fā)展趨勢的潛在擔憂。
所謂決絕,則體現(xiàn)在美國分廠核心技術人員的組成方面。根據(jù)公開報道,早在11月初,臺積電就曾包機把近300名員工送往美國,之后還將分批次包機將總計超過千名工程師及其家人陸續(xù)送到美國。這些員工將在臺積電安排的被昵稱為“臺積村”的新社區(qū)開啟新生活。
無論外界如何評價,外派美國的機會并非唾手可得,至少要經歷兩次面試以考核英文能力和專業(yè)能力??梢灶A見,這些主動申請赴美的人當中,大概率會有相當比例的人永久留在美國。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也是一次大規(guī)模的高科技人才跨洲流動。
美國在芯片領域的掌控力進一步加大
毫無疑問,芯片在現(xiàn)代科技、生活、經濟和軍事中的作用與日俱增。今年7月,美國國會通過《芯片和科學法案》,試圖利用國家補貼方式吸引國際高科技企業(yè)赴美生產,以便最大限度地保證半導體產業(yè)鏈本土化。
需要指出的,臺積電赴美設廠的決策早在2021年就已經做出,并實質性動工。換句話說,即便沒有芯片法案,臺積電依然會到美國投資設廠。張忠謀指出:“移去的都是美國企業(yè)所需最先進的產能,對美國也非常重要?!?/p>
所以,臺積電此舉不僅符合美國備源、分散生產以強化供應鏈安全的布局,而且在當前大國政治博弈加劇的背景下凸顯出美國的硬實力和軟實力。臺積電正在成為美國在全球建構半導體科技新防線的關鍵角色。
不要過度迷信和夸大經濟利益的吸引力
在浪漫主義的全球化時代——冷戰(zhàn)結束到特朗普總統(tǒng)上臺前,經濟利益一直是推動全球化進步的最大推動力。但是,特朗普上臺后,世界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地緣政治重新成為國際政治的主導性因素。
換句話說,安全而非利潤,“以防萬一”(just in case)而非“效率優(yōu)先”(just in time),成為國家、企業(yè)甚至個人決策的首要考量。新冠疫情大流行和俄烏沖突進一步加深了這種認知。無論是對美國,還是對臺積電,抑或張忠謀,在美國設廠都是這種新的政治、安全與經濟邏輯相混合的產物。
同樣道理,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再癡迷于簡單的物質成本優(yōu)勢,都注定會被邊緣化。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高科技領域沒有任何國家或者市場是真的不可或缺的。根據(jù)商業(yè)情報分析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數(shù)據(jù),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芯片市場中,臺積電營業(yè)利潤份額再創(chuàng)新高,達到了驚人的82%。
這也是臺積電自1996年以來,在過去26年中所創(chuàng)造的最高營業(yè)利潤率。在一些國家主動推動經貿脫鉤和新冠疫情大流行導致的被動脫鉤雙重因素疊加的時代背景下,臺積電能夠取得如此高的利潤率,也證明和強調了一點:任何國家都不要迷信自己的市場吸引力。
臺積電已經成為各國爭搶的“香餑餑”
據(jù)說,出席12月6日典禮的貴賓當中除了蘋果、英偉達和AMD等大客戶的首席執(zhí)行官外,還有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甚至總統(tǒng)拜登。由此可見當?shù)貙Υ耸碌闹匾暢潭?。過去的經驗表明,招商引資對發(fā)展經濟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美國鳳凰城經濟發(fā)展促進會(GPEC)預估,臺積電分廠將在10年內給當?shù)貏?chuàng)造近4300個直接和間接就業(yè)機會。與此同時,調查也顯示當?shù)氐姆績r已經“水漲船高”,中位數(shù)已從2020年的29萬美元大漲50%到45萬美元。據(jù)業(yè)內人士爆料,臺積電還將計劃在亞利桑那和弗吉尼亞分別再建第二和第三座晶圓廠。此外,日本也已經成功地與臺積電達成協(xié)議,在東京成立合資公司設立先進封測廠。
那么問題來了:除了吃酸葡萄,我們還能做點兒什么?
(看看新聞Knews編輯 趙歆 郝苗苗)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