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建黨百年,總結百年來黨的群眾路線的經驗與成就,更好地指導當下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中共四大紀念館聯(lián)合復旦大學黨建研究院等,在中共市委宣傳部、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中共虹口區(qū)委等單位的指導下,共同策劃舉辦的《根基血脈·力量之源——黨的群眾路線百年歷程圖片史料展》,今天在中共四大紀念館開幕。
本次展覽以中國共產黨群眾路線的歷史沿革為線索,通過豐富的文獻資料展現(xiàn)中國共產黨群眾路線的形成、發(fā)展、完善的歷史過程。
展覽分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群眾路線、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的群眾路線、改革開放新時期黨的群眾路線以及黨的十八大以來貫徹群眾路線的新舉措四個部分,內容包括與黨的群眾路線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重要黨史會議,以及黨的領導人關于群眾路線的重要思想和論述等,闡釋了黨的群眾路線對于黨自身發(fā)展壯大,對于黨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偉大成就的重要意義。
1925年1月在上海虹口召開的黨的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運動中的領導權問題和工農聯(lián)盟問題,并確立了加強黨的領導、擴大黨的組織、執(zhí)行使黨群眾化的組織路線,為即將到來的大革命高潮作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
這張圖表顯示,中共四大后,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黨員人數(shù)從994人,增加到57967人,黨的組織迅速發(fā)展壯大,實現(xiàn)了從宣傳小團體到群眾性政黨的偉大跨越。
這是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紅四軍前委發(fā)出的指示信,即著名的“九月來信”。信中三次提到“群眾路線”:籌款工作要“經過群眾路線”、沒收地主豪紳財產要“經過群眾路線”、紅軍給養(yǎng)及需用品問題也要“漸次做到群眾路線找出路”。這是黨的歷史上第一次對“群眾路線”進行比較全面的論述。
從展出的圖文并茂的鮮活事跡中,我們可以理出一條群眾路線發(fā)展的歷史線索?!叭罕娐肪€”是我們黨一貫倡導和執(zhí)行的優(yōu)良作風與傳統(tǒng)。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歷代中央領導集體始終堅持群眾路線,開展了有益的實踐和探索。推進黨史研究,加強黨史宣傳,不僅有利于傳承黨史文化,更有利于培養(yǎng)黨員黨性修養(yǎng),用黨史來教育人、啟迪人、感化人和鼓舞人。
此次展覽為弘揚核心價值、傳播紅色文化助力,同時有利于豐富“四史”教育內容,激勵黨員從歷史中汲取經驗,錘煉自身黨性。中國共產黨經過百年的發(fā)展,從一個只有五十余人的革命政黨不斷發(fā)展壯大為擁有九千余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執(zhí)政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成就。百年歷史錘煉出一條寶貴經驗: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充分發(fā)揮密切聯(lián)系群眾這一最大優(yōu)勢,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黨才能始終立于不敗之地,黨領導的偉大事業(yè)才能從勝利走向勝利。
展覽將持續(xù)到今年底,配合展覽開幕,與會專家還進行了論壇活動。據(jù)介紹,上海虹口是中共四大的召開地,同時也是先進文化的策源地。本次展覽史料詳實、故事生動、形式多樣。通過辦展,讓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脈、根植市民心中,有助于發(fā)揚虹口的紅色文化,推進上海“黨的誕生地”發(fā)掘宣傳工程,助力虹口區(qū)“四川北路紅色文化生態(tài)示范區(qū)”建設。同時,通過本次展覽,回顧黨的群眾路線的形成和發(fā)展的歷程,有助于我們在學習“四史”的同時,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在新時代積極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今年疫情防控戰(zhàn)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就是群眾路線在當前形勢下最鮮明的體現(xiàn)。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們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這一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制勝的法寶,在新形勢下不斷將其發(fā)揚光大。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章海燕 編輯:范燕菲)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