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很冷,但他們很暖。疫情很殘酷,但他們更堅定。
他們是兒子、是愛人、是父親,他們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人民警察。
危險面前,有他守護,疫情來襲,有他抗擊。
他們承諾:疫情當前 警察不退!
青浦區(qū)是上海市唯一與浙江、江蘇兩省接壤的行政區(qū),有著滬渝、滬常、申嘉湖三條高速,為織密入滬防控網,上海將查控關口前移至省界公安檢查站,每天都有近百名公安民警、醫(yī)務人員、志愿者等駐守在道口,在寒風呼嘯中檢查好每一輛車、每一個人。牢牢守護著上海的“西大門”。
滬渝高速 汾湖檢查站
面對疫情防控防輸入、防擴散的雙重壓力。入滬人員需要手機登錄“健康云”,用于區(qū)分A、B類人員。
對于體溫不正常以及重點地區(qū)的人員和車輛,需要復檢。打開雙閃燈再由民警引導至復檢區(qū),對接衛(wèi)健委醫(yī)務人員進行登記或勸返。
正在巡邏的青浦分局交警支隊高速大隊教導員楊海杰突然接報,有三輛武漢始發(fā)的小型客車已進入復檢區(qū)。而他們的目的地是吳江盛澤,由于G50滬渝高速江蘇段出口封閉,成了高速上的“漂流車”繼而一路開到了上海邊界。經楊海杰與蘇州相關部門聯(lián)系,了解核實車上16人系中建三局援建雷神山施工返程人員。
帶班民警葉華積極配合衛(wèi)健委方面做好人員登記信息,對駕駛員及時告知相關防控政策,穩(wěn)定人員情緒后,親自駕駛警車在前方引導三輛車返回江蘇。這一次的勸返卻是帶他們回家。
滬常高速 淀山湖檢查站
在滬常淀山湖檢查站,擁堵情況也同樣發(fā)生。民警隨著車流量積壓會主動前伸,盡早提醒司機在等待期間完成健康信息填報,以及打開車窗通風,防止體溫測量不準確。
當夜幕降臨,氣溫開始下降,民警、醫(yī)護人員、志愿者們依然24小時駐守道口,不放過一輛重點地區(qū)來滬車輛,不放過一例體溫高于37.3℃的疑似人員。而入滬人員對于如此嚴格的檢查、登記,很多人不知所措,問警察是他們最信賴的方式。
青浦分局交警支隊高速大隊黃振坤站長周圍一直圍著人,我們試圖找機會跟他聊幾句,他說自己講不好,轉身又去幫人解決問題。對于部分上海有居住地,但是忘了具體門牌號的,黃站長還幫著查人員信息,確定他們有自我隔離的條件,再放行。沒有嫌麻煩而“一刀切”,我們也真看到了“有溫度的執(zhí)法”。
時間跨過了零點,檢查口外依舊擁堵,但已經改善很多,排隊長度正在縮短。但由于重點區(qū)域的范圍擴大,更多的入滬人員和車輛被要求復檢。復檢區(qū)內幾乎停滿了車輛,交警不停地引導、對接、分流、疏導。醫(yī)務人員則不間斷的測溫、登記等工作。此時復檢區(qū)域是最忙碌,接觸人員最多,風險最高的地方。這一夜,黃振坤站長忙到了凌晨4點,直到清空了車道和復檢區(qū)。
第二天一早7點鐘,黃站長已經在辦公室,開始整理打印崗前訓示的內容。一碗泡面就是他的早飯,剛準備吃,聽說人員集結完畢,他帶上口罩就出了辦公室去做崗前訓示,每天都會有不同的增援力量,他要通報一些新增的重點區(qū)域人員車輛以及政策條例。分派崗位人員和換班工作等。最后還對人員檢查后備箱提了要求。
疫情還未過去,這群守門員還奮戰(zhàn)在抗疫第一線,他們大多不善于用言語表達,而將所想付諸行動。你們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今天一切的麻煩和不方便,都是為了守護上海這座城市,這場抗疫大戰(zhàn),上海不能輸,也絕不會輸。讓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待到花開疫散時,定是醫(yī)警還鄉(xiāng)日。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