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清明小長假里,大家總會呵護親情、享受愛情、珍惜友情。在上海寶山月浦公園門口,人們總是看到一對老夫婦風雨無阻,老伯抱著老伴,一步一步往前挪動,幫助其恢復行動能力。而這伉儷情深的一幕,整整9年沒有中斷過。
今天早晨8點鐘,66歲的陳孝吉準時出現(xiàn)在了小區(qū)門口,他雙手架住68歲妻子的腋窩、從背后將妻子抱了起來,他朝前走一步、順帶著將妻子朝前挪一步。走上7、8步,陳老伯就要休息一會兒,然后繼續(xù)挪,他朝著小區(qū)東側(cè)4、500米外的月浦公園挪去,對于正常人來說,這樣的距離很快就走到了,但是對于抱著半癱瘓的妻子的陳老伯來說,這樣的走路其實是“挪步”,一會兒,兩人額頭上就出汗了。
而途經(jīng)的市民對這對老夫妻已經(jīng)非常熟悉,看到記者在采訪,都贊不絕口。
陳老伯已經(jīng)和月浦公園里的游客都非常熟悉了,游客們介紹:每次看到這對老夫婦時,就為老伯的堅持感到敬佩。
公園里的游客們健步如飛,但這老兩口走一走就要停一停,陳老伯一直緊緊握著老伴的手,有時候輕輕撫摸她的臉,有時候幫她擦去嘴角邊流下的口水。
“挺感動人的,他好多年了,因為我們也一直在這個公園里轉(zhuǎn)”周邊居民告訴記者,“我真應該給他個贊!幾十年如一日。這個丈夫當?shù)恼媸强梢缘模≌媸悄7墩煞?!我們真是羨慕啊?!?/p>
陳老伯耐心地聽著大家對他的贊揚、靦腆地笑著,還在一旁溫馨地撫摸著老伴的臉,安慰她的情緒。2008年,老伴突發(fā)腦出血,手術(shù)后一直半身不遂、行動能力很差,而且氣管被切開。為了能讓老伴重新站起來,陳老伯決定放棄輪椅,幫助老伴走路,恢復行動能力。但是,陳老伯說自己年歲增長,行動能力大不如前。
2個小時后,陳老伯決定回家了,上下樓梯,又是一大考驗,他讓老伴先用左手抵住樓道的門、隨后再騰出自己的左手壓住門,隨后伸出右手讓老伴的左手交給她的右手,于是開門的動作就這樣完成了,接著,就是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往樓梯上挪動,陳老伯說:每天2小時是因為老伴會要大小便,無論他上男廁所還是女廁所都很尷尬,但不管怎樣,老伴在,就是精神支柱在,累一點無妨。
陳老伯說:平時走在小區(qū)里、馬路上,時常有好心人幫忙、有時候還會送東西。
看看新聞Knews記者了解到:66歲的陳老伯名叫陳孝吉,老伴叫陳貴秀,68歲,兩人在河北在結(jié)婚,一輩子跟隨鋼鐵企業(yè)在上海工作,陳老伯不想讓老伴一直坐在輪椅上,就是考慮到有助于老伴的恢復。家里購置了一臺輪椅,但他不甘心看著妻子從此癱瘓在輪椅上,永遠站不起來,他決定每天都抱著妻子到外面走動走動,一來鍛煉身體恢復體能,二來能讓妻子看看外面的風景。
年輕時,陳老伯和妻子也是令人羨慕的一對神仙眷侶,兩人同為鋼鐵企業(yè)退休職工,兩人育有一個兒子,兒子今年37歲,住在上海松江,來回寶山要2個多小時,每周會來看望老兩口。陳老伯不想讓兒子擔心,大部分時間都是老夫妻倆在一起。而這樣的“一老養(yǎng)一老”的情況,在小區(qū)里較多。
而類似子女在外區(qū)或外地工作,無法及時照顧老人的“一老養(yǎng)一老”的家庭,在上海很多老小區(qū)里較為普遍。這也是居委會所關(guān)注的重點家庭。居委會根據(jù)網(wǎng)格化管理的要求,通過志愿者、鄰里關(guān)心結(jié)對,加強對這些老人的關(guān)愛。
小區(qū)居委會書記施書記說:“一方面是家屬要多多關(guān)心,另外一方面是社會各方多做工作,但是,這對老夫妻多年不離不棄,讓人感動?!?/p>
這世間,人人都仰慕你絕美的容顏,卻不是每一個人都能一直守在你身邊。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宣克炅 編輯:周杰)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