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推行垃圾分類工作的過程中,有不少市民對于濕垃圾要破袋再投放感到不方便,破袋過程中難免會碰到濕垃圾,如果不套袋改用容器傾倒,又要清洗并拿回家,十分麻煩,垃圾分類投放濕垃圾必須要破袋嗎?來看看看新聞Knews記者調查。
在小區(qū)定時扔垃圾的早高峰,看看新聞Knews記者看到大多數(shù)居民都能積極配合地對濕垃圾進行破袋,不過也有不少人仍然心存疑問,垃圾袋裝化后處理起來清清爽爽,為何非要對濕垃圾進行破袋呢?小區(qū)居民反映,很不適應,有時候倒了濕垃圾以后,手上有殘留的泔水,比較臟,沒地方洗。
根據(jù)市綠化市容部門介紹,上海提倡生活垃圾袋裝化已有多年,這樣方便轉運,也能減少過程中的污染。不過,在現(xiàn)在垃圾分類處置的前提下,濕垃圾如果前期不破袋,那么在末端處置中,一方面塑料袋等雜質容易卡住濕垃圾處理設備,二來難降解的塑料袋也會大大影響濕垃圾的整體發(fā)酵,降低處置效率。
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環(huán)衛(wèi)管理處副處長齊玉梅解釋:“塑料袋本身的材質,不達成垃圾袋跟濕垃圾一同變成肥料,或者一同變成有機介質這種條件?!?br/>
那么,有沒有可能通過改變濕垃圾袋的材質,使得居民在扔濕垃圾時可以無需破袋呢?近日,一款生物降解垃圾袋,出現(xiàn)在一些綠色賬戶線下兌換點,每200積分可兌換一卷。
生產(chǎn)企業(yè)解釋:這款垃圾袋的原料中不含一般垃圾袋中的PE成分,而是主要取材于秸稈中提取的木質素和生物降解塑料,這樣可在自然條件下降解,最終產(chǎn)物為水和二氧化碳。
工作人員馬嫣云向看看新聞Knews記者介紹,這款垃圾袋,它的一個降解時間和廚余堆肥的時間達到一致,試驗下來要只需要3到6個月,廚余垃圾一般在20天。
專家表示,從目前的實驗結果來看,這款垃圾袋的降解時間還是要比濕垃圾長些,因此還不適宜不破袋就投放,此外,目前這批垃圾袋是由企業(yè)無償捐贈給綠色賬戶試用的,其生產(chǎn)成本核算下來約為0.33元一個,要遠高于市場上所銷售的普通垃圾袋,如果大規(guī)模進入市場的話,市民是否愿意會為其買單也是一個問題。
復旦大學環(huán)境經(jīng)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認為,降解需要更長時間的話,它就又會影響到濕垃圾的處理,另外從企業(yè)角度,它有個研發(fā)的投入的一些成本,一開始可能由政府進行補貼,企業(yè)自己也做一些投入,但長期的話這樣一種成本還是由居民或者社會自己來承擔的,這個成本是否過高。
市綠容局方面表示,他們歡迎這樣出于環(huán)保目的的新生事物,但在推行垃圾分類的初期,從保證濕垃圾純凈度的角度來看,破袋依然是最有效的管理手段?!叭绻怀茈y去保證每個人很自覺地就是把濕垃圾袋子里面的垃圾,也不用塑料袋,它就可能會發(fā)生袋套袋的現(xiàn)象,那些袋子就難以成為這個有機肥會對后端的分解帶來問題?!?br/>
那么,既然目前居民在分類投放時,依然需要進行濕垃圾破袋,能不能有什么便民的舉措,讓這個動作變得不麻煩呢?滬上不少小區(qū)也在探索。
靜安區(qū)錦灝佳園,在濕垃圾桶的桶口,加裝了一層金屬裝置,底部有一條紅色斜鋸條,居民前來投放濕垃圾,把袋子往上面輕輕一勾,袋子底部就破了,濕垃圾隨即落下。
像閔行區(qū)的品雅苑,則對垃圾箱房進行了人性化改造,把箱房投口改為向外拉出,居民投放時不用把手伸進去抖袋,把濕垃圾倒在翻下來的板上再合上即可,并貼心地在一旁設置了洗手臺。居民紛紛表示,現(xiàn)在習慣了破袋,也不煩了,有個水龍頭還可以洗手很方便。
從已有的技術手段來看,為了達到最好的濕垃圾處置效果,實現(xiàn)垃圾減量的最終目的,前期投放中破袋,可能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不少居民也都能積極配合,值得肯定的是,不少小區(qū)也都在積極作為,通過一些設施和做法的優(yōu)化,盡可能方便居民的實際投放操作,把精細化管理落到實處。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洪煥銓 孔權 高原 蔣文越 潘瑞 編輯:傅群)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