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孩子們除了放松心情,也要完成學校布置的暑假作業(yè)。然而,據(jù)網(wǎng)友爆料,上海一位家長為了一份暑假作業(yè),跟自己女兒的老師在微信家長群里吵翻了。
據(jù)這位家長介紹,女兒即將升三年級,由于語文老師更換,在已布置過暑假作業(yè)的前提下,新來的語文老師又布置了新的作業(yè),這便導致還的暑假作業(yè)多了一倍。家長在群里質疑了老師,沒想到,竟然被其他老師痛罵一頓,要求他退群,而其他家長則保持沉默。
這樣一場僅限于文字的風波,只不過是家長和老師之間的一次齟齬,可是,經(jīng)由媒體曝光之后,許多人似乎從中看到了更多的問題。是老師錯了還是家長錯了?為什么這么一件小事會引發(fā)這么多人的共鳴?
回顧此次事件,家長之所以在微信群里怒懟老師,其中的分歧在于,家長和老師關于作業(yè)量多少的想法不同,關于新增的語文作業(yè)抄抄寫寫必要性的理解也不同。對此,律師嚴嫣直言不諱——這種方法未免有些太“復古”了。
的確,許多人在學生時代都有過抄課文、抄作文的經(jīng)歷,但是這樣的方式對語文學習究竟有多大幫助,還得打個問號。抄寫課文的過程,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往往不會走心,甚至這種“以抄代教”的方式還會提前扼殺學生們對這篇課文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也許會起到反作用。
但即便家長與老師在教育理念上存在異議,對于這位家長在班級群里公開質疑的行為,同濟大學教授,教育學專家于雪梅也表示自己并不認可?!毙聛淼睦蠋煹谝淮卧诎嗉壢豪锊贾米鳂I(yè),家長就公開提出質疑,說輕點是情商較低,說重點確實不夠尊重。公共群里說這事兒只會挑戰(zhàn)老師的權威,激化矛盾?!倍@種情況下家長該怎么做?于教授也給大家支招:“如果你對作業(yè)安排有異議,考慮到孩子的利益,最好的辦法是,自己幫孩子代寫,或者干脆就不做,開學了,編個理由跟老師解釋下?!?br/>
實際上,以老師為主導的學校教育和以家長為主導的家庭教育,其方式、性質有所迥異,再加上,如今借助微信這類移動即時通訊工具建立的“社群”,使得家長和老師之間有了更高頻率的互動,二者交集過多,界限不明,也難免產(chǎn)生沖突。另外一方面,今天的家長相對于過去,普遍受教育水平更高,家庭教育主張更多,“二強碰撞”,各自都對孩子時間的安排有一套自己的方式。
其實單看這件事,老師和家長有一些觀點上的沖突很正常。但是讓人很意外的是在家長提出質疑之后,其他的老師站了出來,一起來懟這個家長,劍拔弩張,甚至揚言讓其退群。而群里沒有一個家長出來幫這個家長說話,私底下倒是有些家長私信對他表示的贊同。這不禁讓人疑惑,為什么現(xiàn)在"老師-學生-家長"的關系結構里,家長感覺越來越弱勢,常常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權利主張?
同樣身為教育工作者,在處于家長的角色身份時,于雪梅的答案則略顯無奈:“在老師和家長,特別是在學校和家庭之間的互相“斗爭”中,家長和家庭真的是處于弱勢的?!?br/>
于雪梅:有的時候做家長的想的很多,但是我不敢去冒險,因為這個代價是我付不起的。這是處在權力上不平等的兩種人。其實我們教育工作者也讀過很多教育方面的書,也掌握了很多的理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很淡定,但是唯獨面對自己孩子的時候就非常焦慮。因為我們有自己的熱點,被牢牢抓在別人手里,所以只能屈服于這種不平等的關系。
由于當前教育資源緊張無形賦予學校和老師高人一等的話語權,不少老師布置作業(yè)直接交待家長,家長替老師打下手監(jiān)督各項作業(yè)完成的現(xiàn)象也是屢見不鮮。學校教育無限延伸進家門,這對正常家庭教育顯然也會造成一定的干擾。
“太過關心則亂!”嚴嫣表示自己就是從小被“虐”大的,所以在教育這個事上,她堅持主張順其自然,“我小時候接受的教育模式就是挫折教育,雖然這種教育方式最終我也受益了,但是它太痛苦了。這樣即便你成才了又能怎樣?所以我覺得對孩子,首先要讓它快樂的成長,然后再引導他去學習。”
最后兩位嘉賓也呼吁,家長和老師之間可以多多換位思考,合理溝通。也許,吵架是解決問題的開始,但老師和家長,終究不能永遠吵下去。在家校溝通發(fā)生矛盾時,老師應該主動看到社會的發(fā)展變化和新時代家長新的需求,家長們也要對老師們投入更多的尊重和理解,才能實現(xiàn)良性的互動。
(看看新聞Knews記者:董亞歡 實習編輯:馬躍龍)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