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靜安公園內的一家咖啡館成了網紅??Х热赓M,不過,你得陪作為店員的自閉癥兒童們聊天。而且,還不是你想去就能去,需要經過報名,培訓等一系列程序,才能進入咖啡館。在成為“網紅”之后,有超過2000名上海市民在微信上報名登記,想來到咖啡館,為自閉癥孩子捐出善款,并陪他們說說話,讓他們知道自己并不孤獨。
但是這幾天,這家備受關注的咖啡館突然停業(yè)了。
“靜安公園8號樓,門前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熱鬧”
“靜安公園8號樓,門前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熱鬧”
為了了解情況,記者來到位于靜安公園8號樓的“愛·咖啡”,臨近中午,這里卻是空無一人。如果是在平常的上午十一點,應該已經有自閉癥的孩子陸陸續(xù)續(xù)來這里上班,不過今天,大門上停業(yè)的公告格外醒目,同時也提醒著往來的人群,這里已經不再是一個咖啡館了。
“市民正在閱讀門前的停業(yè)公告”
很多熱心市民在最近幾天看到這家咖啡館的報道,紛紛慕名而來,不料卻吃了閉門羹。退休的老教師珂荇璋前幾天也剛剛看到關于這個咖啡館的文章,她和幾個老同學都想盡自己的能力幫助自閉癥的孩子們,今天她作為大家的代表前來“探路”,剛一到咖啡店門口,看到門口的停業(yè)通知,一下子愣住了,直在現場自言自語“哎呀,太遺憾了,怎么搬走了呢?”
志愿者李雯婧也來到現場,表示他們現在還在積極爭取,看是不是能夠找到更合適的一個場所盡快恢復他們咖啡館的營業(yè),并且給這些自閉癥孩子們一個踏上社會的機會。
然而,僅僅一個月就關閉,是否又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傷害?
在咖啡館外,記者見到了一位自閉癥兒童的家長。家長告訴記者,孩子在這一個月中,經過社會體驗,與日?;慕涣?、溝通,切切實實發(fā)生了一些改變。而對于咖啡館關門,家長表示很難過,“今天早晨我們跟他講的,然后他非常難過,他很失望,他說我禮拜五要去,因為排班的時候他之前都是做服務員,我還沒有做咖啡師,我禮拜五要去做咖啡師。孩子剛剛邁出了這第一步,現在又要縮回去,回到家庭后很多的能力又退回到原來回到起點,所以我們真的很難過,我們希望能夠再有再有一個新的地方,能夠還繼續(xù)下去?!?br/>
“曾經在這里工作的自閉癥孩子們”
據記者了解,這家不對外營業(yè)的咖啡店真實的身份,則是“上海首個自閉癥患者實訓基地”。自閉癥,也被稱為孤獨癥,通常表現為社會交往障礙、言語和非言語的交流障礙、狹隘的興趣和重復刻板性的行為等。因此,人們常稱之為“星星的孩子” ,由于自閉癥患者與人交流困難,使得他們異常難以融入社會,也很難找到一份工作。權威數據估算,我國14歲以上的自閉癥患者可能超過800萬,其中上海約有23萬。然而,上海市18歲以上的自閉癥患者中只有一位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就業(yè)。
而“愛·咖啡”的實踐項目,便是讓自閉癥患者作為咖啡服務員,志愿者作為顧客,靠這樣“角色扮演”的方式,教會他們如何與人溝通、交流,并讓他們有了融入社會,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的機會。
牌子響亮,名頭也不小。但是從4月2日,“愛·咖啡”在靜安公園內揭幕,到5月6日發(fā)布公告閉店,僅僅過去了一個月時間,這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往日的咖啡館,如今冷冷清清”
“往日的咖啡館,如今冷冷清清”
據了解,這可能是因為中間人在對接“愛·咖啡”和場地方的時候,溝通存在一些誤會。場地方在同意使用場地時,以為這只是一個短期項目。
場地負責人季洋霖對記者表示,他們這一方一直都不知道這是一個長期項目落地的行為,而一直是以為是一個短期的一個活動。目前“愛·咖啡”使用的場地是一個免費場地,并且經常會承辦類似的展覽,短期活動,而這次收回場地也是早就做好了安排計劃。由于雙方溝通不暢,導致事情現在處于尷尬的狀況。作為場地方的他們,對于“愛·咖啡”和中間人之間對接的細節(jié),并不知情。季洋霖還透露了一個原因,作為一個咖啡館,需要食品安全或者營業(yè)相關的一些許可,而這些許可,都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的。不過季洋霖也表示,在找到新場地之前,咖啡館的設備可以暫存在現在的場地。
而愛·咖啡創(chuàng)辦者曹小夏這幾天一直在為挽救“愛·咖啡”奔走,尋找新的場地。這家咖啡館能否獲得新生?自閉癥患者何去何從?期待更多人的關注。
(看看新聞Knews記者:耿博陽 編輯:傅群)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