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靜靜跨在西大盈江上的花崗石石拱橋就是麟趾橋,拱跨11米,拱高5.2米,始建于清康熙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古橋邊,豎著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古橋下,船來船往、十分繁忙。記者采訪時,恰巧看到一艘大型運輸船穿橋而過,最高處緊貼拱頂,船頭必須有人撐一把,才勉強保證船體不會碰到橋身。
雖然街道管理部門已經在橋兩側設了4個防護墩,但管理員坦言,防護墩限寬不限高,因此,碰碰擦擦在所難免。
最近比較嚴重的一次碰擦發(fā)生在今年1月,當時,一艘運輸船因沒有擺正船體,徑直撞向橋身,造成橋南側拱形邊緣大量花崗石脫落。而對麟趾橋的最新鑒定也顯示,橋拱已向南傾斜,橋面開裂,局部龍筋石碎裂。評估結論是:受損嚴重,急需維修。
事實上,近3年來,麟趾橋已經歷了無數大修小補,欄桿、石階的白色水泥修補痕跡,早就與花崗巖石板格格不入,古橋正在漸漸失去原汁原味。對于這種變化,附近居民都是既心疼又無奈。據一位街道文物專管員回憶,早些年,這里往來船只并不繁忙,直到十年前,上游開辦了幾家水泥攪拌廠后,大船才越來越多了。
原來,麟趾橋所處的香花橋街道正好地處工業(yè)園區(qū)內,先后有四五家水泥廠在園區(qū)落戶,運輸船也隨之增多。據青浦海事處核查,記者看到的這艘"姜港聯(lián)0118"船,就服務于其中一家混凝土公司,總噸位164噸。那么,根據我國內河通航標準,該河段到底屬于幾級航道,能過百噸大船嗎?據海事部門介紹,該河道屬區(qū)內7級航道,理論標準只可通行50噸的船,但實際情況卻是,往來的百噸船只比比皆是。
青浦海事處海事科工作人員表示,現(xiàn)在50噸的船、100噸的船,他們都吃不飽肚子了。如果要抱住這個規(guī)定的話,這個企業(yè)就沒有辦法生存。他們也在管,按照實際情況和理論要求,適當放大了一部分船體,基本上在200噸到300噸之間的這些船。
這位工作人員還透露,放大的這個標準,是與街道、航道、文物等部門共同協(xié)商的結果。對于這座繞不開的古橋,只能要求企業(yè)嚴格執(zhí)行噸位不超過300噸,及空船經過要注水壓艙的辦法,盡量避免碰撞。而街道負責人也表示,今年會花200萬元,請文物修復專家修繕麟趾橋,并且在防護墩的基礎上新增限高欄桿。
香花橋街道文體中心主任表示,設計方案全都已經定稿了。限寬、限高,還要求往來船只到海事部門登記注冊。
馬上,麟趾橋就要大修了,但誰又能保證修復后的古橋,未來不再受傷呢?
在今天看來,一座歷經百余年滄桑的古橋,通行功能似乎已可有可無。為了給經濟讓路,國家內河通航標準可以不顧,原本只能通行50噸船的河道,被放寬到可通行300噸,如此大的彈性,叫年邁又不夠高大的古橋如何承受?當然,這件事也給我們提了個醒,對于古橋保護,除了老老實實執(zhí)行通航標準,定期修繕橋體外,是否也該考慮結合周邊環(huán)境,制定途經船舶限高、限寬的標準?否則再多的維修資金投下去,也無法確保古橋今后不受傷。
(編輯:施荔)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