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小劉收到一條短信,內(nèi)容是宣傳一個網(wǎng)貸平臺。最近小劉手頭緊,正想貸款,于是就打開了短信中的鏈接,下載了這個APP。小劉還以為自己下載的是正規(guī)的貸款平臺“微粒貸”,結(jié)果它中間這個字是“木”字旁,讀音是“拉”。小劉沒注意其中的細微差別,在“微柆貸”上申請了一萬元貸款。貸款自然沒批下來,客服告訴她:想要拿到貸款,得先充值,否則會影響征信。
小劉:“需要充五千塊錢,一萬貸款金額才能解凍,才能發(fā)放到我的卡上,他當時說一萬貸款和五千一起返回我的卡上。”
小劉信以為真,還真充了五千元。騙子見小劉上了鉤,就繼續(xù)行騙。
小劉:“還需要往里面再充錢,以各種各樣的名義,保證金,風險金,一開始幾萬,十幾萬,二十幾萬,最后三十萬。”
小劉一心想把充進去的錢取出來,越是著急就越不理智,完全被騙子牽著走,導致“一步錯,步步錯”。她本來就是因為缺錢才去貸款,又哪里來的那么多錢不斷充值呢?
小劉:“跟朋友先借了幾萬,跟另一個朋友借了40萬,當時告訴他們,我就走一個流水,需要辦貸款,說一天兩天就還給他。”
借給小劉40萬元的朋友:“她(小劉)說她在重慶買房,要走一個銀行流水,我想支持她一下,就借了40萬給她,她沒有跟我說實話?!?/p>
小劉把從幾個朋友手里借來的四十多萬轉(zhuǎn)給騙子之后,騙子還在不停地讓她充值。小劉說自己完全被洗了腦,從朋友那里借不到錢了,就打起了公司的主意。她在一家民營企業(yè)的財務部門工作,公司賬戶上最近正好有一百多萬的存款。
小劉:“我就是我們公司管財務的,想到工程上有兩筆工程款到了,我就把工程款先拿來用了。”
小劉把公司賬戶里一百一十多萬的公款全都轉(zhuǎn)給了騙子。等到公司老板發(fā)現(xiàn)后,為時已晚。
前前后后,小劉一共給騙子轉(zhuǎn)賬158萬8千元。警方告訴她,這是一起典型的電信詐騙。小劉的父母都是農(nóng)民,用一生的積蓄給小劉在主城買了一套房子,沒想到小劉卻一下子被騙這么多錢。
小劉的母親:“感覺天都塌下來了,我氣得遭不住,怎么還得起,我們這么大歲數(shù)了,掙不到錢,家里還有幾個老人?!?/p>
借給小劉40萬的朋友得知真實情況后,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借給小劉40萬元的朋友:“逼她(小劉)的話,把她逼狠了,我又怕她一家承受不了,就讓她給我寫了一張借條?!?br/>
小劉的公司老板表示,接下來不僅要想辦法確保公司的正常資金周轉(zhuǎn),還得堵住財務上的漏洞。對于被挪用的一百多萬公款,老板和小劉一直在協(xié)商。
小劉的公司老板:“公款這方面,她也在積極籌備,我也沒有去報警,希望她把錢想辦法湊回來,她也是挺可憐的?!?br/>
小劉:“現(xiàn)在跟親朋好友借一部分,后續(xù)肯定要賣房子,借不到那么多。”
目前警方已經(jīng)立案。通過這件事,我們提醒大家,千萬要擦亮眼睛,不要在類似的網(wǎng)絡應用平臺充值,別上騙子的當。
(來源:重慶新聞頻道 實習編輯:余琪)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