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明珠美術館兩周年慶典展“風景與書”今天開幕, 展覽共展出當代版畫、油畫、裝置、藝術家手工書、古籍善本、古代書畫、手稿等200余件精彩之作,從“書籍之為藝術”的獨特視角出發(fā),以自然和心靈的風景為底色,在新年開啟一場關乎書籍與藝術、時光與記憶的獨特旅程,引發(fā)未來創(chuàng)造之思考。
在明珠美術館展覽序廳,藝術家陳丹青創(chuàng)作的油畫作品《被書帖包圍的文征明》映入眼簾,他用三聯(lián)布面油畫形式描摹王羲之書帖與文征明山水畫冊,畫中有書,書中有景,景中有人,引用與再現層層疊疊。雖然于藝術家本人而言,在畫布上描摹畫冊,只是單純提出“為什么要畫”這個問題。然而這種圖像引用卻關聯(lián)起傳統(tǒng)與當代,構建起風景與書與人的關系思考,詩意且耐人尋味。
日本藝術家清川阿莎美的“我們的故事”系列手工書創(chuàng)作也十分獨特,她以一位酷愛閱讀的女性藝術家視角,甄選了對自己而言最重要書籍的特定頁面,其中包括列夫·托爾斯泰的《人生論》、三島由紀夫的《春雪》、圣·??颂K佩里的《人類的土地》等世界經典讀物。藝術家用色彩與線條在字里行間穿針引線,通過刺繡將情節(jié)、記憶交織纏繞,使情感嫣然浮現于紙面,借通感之美喚起人們內心的故事。其敏銳而細膩的表達,令文本與圖像交互轉換,在書頁上呈現獨屬于自己的心靈風景。
此外,展覽還呈現了不容錯過的估計精品,帶領觀眾進入中國書籍刊刻印刷的歷史“河床”,五代、宋元、明清,直至當代,時光如流水蜿蜒,鋪陳于白色展臺上的歷代古籍刻本按年代排序,其中,北宋杭州西湖昭慶寺刻本《結蓮社集》是現存最早的北宋孤本詩文集,2015年曾創(chuàng)下單冊中國古籍拍賣世界紀錄,并刷新單冊宋版書最高拍賣紀錄,具有極其珍貴的文獻價值和版本價值。宋代蜀刻龍爪本《資治通鑒》、南宋江西廬陵刻本《通鑒綱目》、南宋華亭刻本《陸士龍文集》(華亭即松江之古稱,此為罕見上海地區(qū)宋刻本)、明萬歷大字寫刻孤本《東征紀事》等,進一步拓展中國古籍的觀覽視野。
展覽將持續(xù)到5月5日,展覽期間,明珠美術館將特邀白謙慎、范景中、胡曉明、呂澎、李曉愚、孟暉、蒙中、大衛(wèi)·皮爾森等30余位專家學者,從展覽主題引發(fā)延伸、深度挖掘,帶來內容豐富、兼具學術性與趣味性的高水準系列公益講座。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章海燕 實習編輯:王智郅)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