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是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上官云珠(1920.3.2~1968.11.23)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日。這位在中國電影史上作出卓越貢獻的電影人,拍攝了《一江春水向東流》、《萬家燈火》、《烏鴉與麻雀》、《麗人行》、《南島風云》、《舞臺姐妹》等經典影片,塑造了艷麗風情的交際花,賢淑持重的家庭主婦,遭受屈辱和折磨的底層婦女,剛強英勇的革命戰(zhàn)士等眾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 是中國電影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她常常在一個眼神,一個轉身,一兩句話這種地方琢磨的很多,下的功夫很深。”
——秦怡
“她最顯著的是有本色的美麗、艷麗、清麗,更有性格的多種變化,她演了少女、老嫗、淑女、蕩婦、家庭婦女、革命女性……均能一一恰如其分。內外行多知,演員大體可分為本色演員與性格演員,能二者兼長的不多,女演員尤為難得稀有?!?br/>
——黃宗江
上官云珠,原名韋均犖,江蘇江陰人。她自幼喜歡京劇,18歲隨家遷居上海,為生計進何氏照相館任職,由此與影劇界人士接觸日頻,耳濡目染,對演戲萌發(fā)了濃厚的興趣。
1940年考入華光戲劇學校學習話劇,繼而加入新華影業(yè)公司演員訓練班學習。1941年,在藝華影業(yè)公司拍攝了她的處女作《玫瑰飄零》。接著,又參加了《國色天香》、《淚灑相思地》、《花月良宵》、《鴛鴦淚》等當時非常流行的文藝片演出,開始在影壇上嶄露頭角。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她為中電二廠和文華影業(yè)公司拍片,在《天堂春夢》和《太太萬歲》中飾演重要角色,后進入昆侖影業(yè)公司為基本演員,這是她在人生和藝術道路上的一個轉折點。
1947年,在影片《一江春水向東流》中飾演滿身珠光寶氣的“漢奸夫人”何文艷,演出了鄭君里導演所說的“三棱面”般立體的、活的性格,為業(yè)內人士認可,奠定了她在影壇的地位。
上官云珠不滿足“姨太太專業(yè)戶”角色束縛,大膽突破自我、改變戲路,在《萬家燈火》中飾演傳統(tǒng)型的家庭主婦藍又蘭,通過細膩而又生活化的表演方式,把角色既善良賢淑,又軟弱私立的矛盾性格有層次、有分寸地刻畫出來,使圈內外對她的演技刮目相看。
《麗人行》中她扮演一個深受凌辱的貧苦女工,準確地刻畫了在敵寇凌辱和夫權歧視雙重壓力下底層勞動婦女的悲慘凄苦。在《希望在人間》中,她飾演教授妻子陶靜寰,一個書香門第的知識婦女,與抗日報國的丈夫同甘共苦,生死相依。這一年,她只有29歲,卻鮮活塑造了一個深明大義、忠誠賢良的中年知識婦女形象。
上官云珠精心創(chuàng)作的這些銀幕形象,性格各異、真切感人,受到輿論界的高度贊揚和廣大觀眾的喜愛。為表彰其在《烏鴉與麻雀》中的出色表演(她在該片中飾演忍辱負重的華太太),1957年于文化部1949~1955年優(yōu)秀影片評獎中獲得個人一等獎。1962年,她獲得文化部評選的新中國影壇“二十二大明星”之一的榮譽。
1955年,她接受了主演《南島風云》的任務,“成為”了一名英姿颯爽、老練果敢的女游擊隊員,把歷經千難萬險的革命女戰(zhàn)士符若華演繹得讓人信服,完全看不到她以往擅長的“千嬌百媚”。這是她在表演藝術上一次新的拓寬與突破。正是由于她忠于藝術,敢于挑戰(zhàn),才可以從容地塑造反差極大,性格迥異的各種人物形象。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她參加了一系列影片的拍攝,其中以《枯木逢春》中的冬哥媽、《早春二月》中的寡婦文嫂、《舞臺姐妹》中的商水花最負盛名,開創(chuàng)了事業(yè)的第二春,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還在一些影片中扮演配角,從不計較,甘當綠葉,一絲不茍,認真對待,如《今天我休息》中的兒科大夫,戲雖不多,卻依然光彩照人。
為了不斷磨煉與提高自己的表演藝術水平,她還經常出現在話劇舞臺上,以擅演《雷雨》中的繁漪著稱。在《風雪夜歸人》、《紅旗歌》、《日出》、《上海屋檐下》、《北京人》等劇中擔任過主要角色。她還在《曙光照耀著我們》、《瑪麗娜的命運》、《世界的心》、《牛虻》等譯制片中擔任配音演員,她的詩歌朗誦,如《他在我們中間》等,也曾在群眾中產生過較大的影響。
上官云珠在文革中遭受殘酷迫害,1968年11月23日凌晨跳樓自殺。終年48歲。
1978年12月,上海電影制片廠為上官云珠平反昭雪。
2005年,在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1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活動中,上官云珠被評為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yōu)秀電影演員”。(素材提供:上海電影家協(xié)會)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王健慧 編輯:范燕菲)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