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即將到來之際,5月16日下午,上海博物館東館迎來了第100萬名觀眾。自2月2日開放以來,上博東館始終一約難求,吸引大家的重要因素就是“三星堆”特展。不僅如此,上博此前也頻頻打造爆款展覽,吸引觀眾們像追劇一樣追展,文博頂流背后的流量密碼究竟是什么?
5月16日下午兩點,上博東館迎來了第100萬名觀眾,來自黑龍江的李先生接過館長褚曉波送上的一份三星堆小禮物,感到非常驚喜。褚曉波也難掩激動:“上海博物館歷史上第一個參觀人數(shù)超過100萬的特展,這還是第一次?!?/p>
作為上博東館的開幕首展,“三星堆”特展自2月2日開幕以來,每天一萬個參觀名額天天秒空,其中外地觀眾超60%,還有約10%是境外觀眾。
金面具、青銅太陽形器、豎披發(fā)青銅人……神秘的“三星堆”故事讓不少觀眾都意猶未盡、一刷再刷,連文創(chuàng)銷售都創(chuàng)下了近三千萬元的佳績。
這次三星堆特展共展出了360多件文物,是古蜀文明考古出土文物在四川省外最大規(guī)模、最高規(guī)格、最全體系的展出陣容。為此,上博向全國11個省市28家文博考古機構(gòu)借展。而大家之所以都愿意借出“鎮(zhèn)館之寶”,也是對于上博長久以來考古、修復、策展等專業(yè)能力的充分認可。
上海博物館文物修復師、研究館員張珮琛介紹:“在展廳中有一百多件組青銅文物是上博負責修復和清理的,這也是三星堆首次將三星堆最新出土的文物離蜀來到上海修復,其實也是對我們早期在廣漢修復的作品的肯定?!?br/>
厚積而薄發(fā),從2022年起,上博就精心策劃、用心打造“何以中國”系列展品牌。首展——“宅茲中國”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聚焦黃河流域文明;2023年的第二展——“實證中國”崧澤·良渚文明考古特展則展示了長江流域和長三角區(qū)域的文明;如今的第三展——“星耀中國: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聚焦的是長江上游的古蜀文明。
“每推出一個“何以中國”的展覽,都集合了國內(nèi)資源,也動用了上博專業(yè)研究力量,來策劃超級大展。未來第四個“何以中國”已經(jīng)在策劃中。”褚曉波透露。
除了用系列展講好中國故事,上博還動用了自身強大的全球文博資源配置能力,打造了另一大展覽品牌“對話世界”。
去年一度成為文化現(xiàn)象的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匯集了拉斐爾、莫奈、梵高等50位藝術大師的52件真跡,98天、42萬人次觀展、文創(chuàng)消費超過2300萬元,刷新了國內(nèi)文博展覽史上的多項紀錄。
“破了英國國家美術館本身單個展覽的最高觀眾量紀錄,同時破了上海博物館甚至中國博物館界收費展覽的紀錄?!鄙虾2┪镳^展覽部副主任褚馨如是說。
而這次成功的跨國合作,還吸引了意大利文博機構(gòu)主動前來接洽,雙方合作在上博呈現(xiàn)了東西方繪畫藝術對比展“對話達·芬奇”。
眼下,上博“對話世界”第四展“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已在緊鑼密鼓地布展中,今年7月就將亮相人民廣場館舍。一年多來,上博聯(lián)合北京大學埃及學專家,先后四次去往埃及溝通,打動了埃及方面不惜拿出包括2020年全球十大考古發(fā)現(xiàn)薩卡拉出土的彩繪木棺、動物木乃伊等珍品,給到上海首展。屆時展出的788件古埃及文物,超過95%都是首次來到亞洲,這也將成為全球最大規(guī)模、亞洲最高等級的埃及文物出境展。
褚馨告訴記者:“很少國內(nèi)博物館為了一個項目去當?shù)啬敲炊啻?,這個展覽開創(chuàng)了非常多的首次,通過這樣大展的運作,我們可以積累更多可能性。”
敢想、敢做、敢整合資源,從“何以中國”到“對話世界”,上博不斷破圈出擊,讓高品質(zhì)展覽形成波波高潮,也吸引了各方觀眾愿意一次次奔赴上海,奔赴上博。
“展品的調(diào)集和策展研究這是兩個最重要的,還有個比較關鍵是上海博物館現(xiàn)在是聚焦大IP,一定要形成一個系列,這樣大家就像追劇一樣,會非常期待下一個是什么主題?!瘪視圆ǖ莱隽松喜┝髁棵艽a背后的秘密。
時下,文博熱持續(xù)升溫,準點預約、深夜搶票、排隊等候成為常態(tài),甚至為一個展奔赴一座城,也成為不少游客選擇上海的理由之一。一個個火出圈的展覽背后,是各個博物館團隊付出的巨大努力;在一個個公共會客廳里,古今中外,千姿百態(tài)的展品是最好的媒介和話題。
博物館熱的背后,是公眾與歷史文化,藝術審美的雙向奔赴,文博場館的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珍視。充分利用博物館、美術館資源,助力文旅融合發(fā)展,賦能城市美好生活,未來可期。
編輯: | 尤穎慧 |
視頻編輯: | 王衛(wèi) |
攝像: | 張鷹 |
責編: | 李鵬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