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畫師,一個讓概念“可視化”的職業(yè)。他們通過文字描述創(chuàng)造環(huán)境、設計角色。在游戲行業(yè),大到場景,小到道具,都是在他們的畫筆下逐步成型。然而,當具有人工智能的技術和產品帶著強大的運算能力闖入原畫行業(yè),以秒計時的出圖效率正在打破既有規(guī)則。
韓天是成都某獨立游戲研發(fā)公司的負責人。他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原畫師手繪一張半身立繪至少需要3至5天;但是交給AI來做,能一次性輸出幾十張,甚至上百張的圖供用戶選擇。
只需輸入幾個關鍵詞,AI繪畫工具就能自動生成一幅作品,如此簡單的操作給了記者信心。從學習AI繪畫的基本操作到“畫”出作品,記者一共用了不到10分鐘。而手繪要達到這樣的水平,則需要成百上千次的練習。
原畫師楊亮覺得,AI繪畫工具降低了普通人繪畫的門檻已是不爭的事實。為了讓記者更為直觀地對比AI繪畫和手工繪制的效率差距,他決定與AI同時對一張草稿圖進行內容的細化。
楊亮與AI繪畫工具PK
當AI交出一張完整的作品時,楊亮手繪的完成度只有AI的10%左右。與AI交手,楊亮甘拜下風。同時,他也變得焦慮起來?!叭绻@么下去,我們這個職業(yè)是否會被替代?設計師這個行業(yè)是否還需要存在?如果我們看得更長遠的話,那我們的孩子需不需要再去學畫畫這門手藝了?”
有人焦慮,也有人在冷靜地觀察和分析。為了實測AI繪圖的真實能力,今年四月,曾參與設計《光環(huán)》《魔獸世界》的國內知名原畫師阮佳用自己畫的“女戰(zhàn)神”草圖向AI使用者下了“戰(zhàn)書”,公開喊話AI使用者,請他們用AI工具細化草圖,與自己的完成稿一較高低。
CG藝術家阮佳
截至“戰(zhàn)書”發(fā)出后兩個小時,當天下午2點,評論區(qū)內共有25人展示了自己的AI完成圖,阮佳隨后發(fā)出了自己的作品和其耗時44個小時的創(chuàng)作過程。
阮佳手繪(左)與AI生成圖(右)
從網友們的評論來看,AI生成圖存在的問題不少:有的改變了草圖的結構,甚至已經脫離了角色雙目失明的人物設定;在畫作質量上,AI作圖的細節(jié)粗糙,透視感也較弱。通過這場PK,阮佳希望業(yè)界能冷靜客觀地看待AI繪畫工具的出現,不應過高估計它的“實力”,優(yōu)秀原畫師的原創(chuàng)能力和個人風格才是最核心的競爭力。
(看看新聞Knews記者:趙寒旭 劉寬漾 編輯:陳瑞霖)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