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會吸水的長江干堤會是什么樣子?在武漢青山區(qū)的江邊,2.1公里長的青山長江干堤改造工程即將在6月1日完工,目前武漢已經(jīng)進入汛期,這條曾在去年7月洪水期間發(fā)生管涌險情的堤防,是否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
在青山區(qū)建設三路至建設四路之間的江灘段,一條近700米長的“雨水花園”是這里的核心景觀,也是重要的蓄水功能區(qū)。青山江灘管理辦公室主任俞治國介紹,青山江灘的改造是按照“海綿城市”的要求來設計的,“雨水花園”不設補水裝置,水源都來自降雨的匯集。堤防硬地的透水磚下埋設導水盲溝或盲管,將來不及下滲的雨水匯集到場地內(nèi)的景觀水系中,減少雨水對堤防的沖刷和浸泡,是大堤成為吸水的大堤。同時在水池中還安裝有小型泵站,使其形成活水,并通過景觀水系內(nèi)種植的挺水和沉水植物的根系進行生態(tài)過濾后,形成自然景觀。
另外為防止堤坡面水土流失,在兩側(cè)的堤坡上都種植了大量的植被,包括喬木、灌木、野花、草坪,構(gòu)成了立體的植被緩沖帶,通過植被的阻擋作用,消減堤坡面上的徑流流速,形成了以堤頂中心線為界,迎水面堤坡及灘地部分雨水在灘地內(nèi)消納,背水面堤坡雨水進入臨江大道路面的雨水系統(tǒng),降低了堤防及灘地部分的徑流污染負荷。俞治國表示,“海綿”綠色景觀面積占青山江灘二期灘地總面積的60%以上,其中設計了多處下沉式生態(tài)草溪和雨水花園,盡可能減少硬化面積,多用透水鋪裝,如透水瀝青、透水磚等。
土壤和植被面積比例大,是否會影響堤防安全?俞治國表示,這是經(jīng)過多方論證做出的方案,青山江灘堤防改造將原狀1:3的土堤堤坡,改造為坡度1:10的緩坡式堤防,坡面面積增大,在有效提升堤防防浪沖刷的能力、緩解堤身對觀景視線阻擋的同時,也為坡面綠化帶來更大的空間。另外,建設過程中,埋入了一排14米深、60厘米厚、7.5公里長的連續(xù)防滲墻,可有效抵御洪水沖擊及滲漏,確保防汛時大堤安全。俞治國稱,此前改造規(guī)劃是使用全混凝土方案,但是周邊居民提出觀感上過于突兀,此次的改造,也是希望能為城市防洪工程融入城市景觀提供一個思路。
據(jù)了解,擁有百年歷史的武青堤為長江一級干堤,原狀為土堤結(jié)構(gòu),堤質(zhì)較差,存在著防洪隱患。2013年武漢市政府為根除該堤段的滲漏險情,改善青山區(qū)濱江環(huán)境,決定啟動武青堤江灘綜合整治工程,包括堤防改造工程、江灘景觀工程和臨江大道拓寬改造工程三大部分,項目總投資27.46億元,共分三期,其中青山江灘一期從二七長江大橋至建設一路段,灘地長度2公里,已于2015年6月1日完工。目前正在建設的青山江灘二期起于建設一路,止于建設五路,灘地長約2公里,將于2017年6月1日完工。而這一“海綿大堤”,即將面臨今年汛期的考驗。
(看看新聞Knews記者:黃昕 編輯:王玨)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