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正值第46屆東盟峰會開幕,最新一期《這就是中國》特別邀請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與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以及主持人何婕一起聚焦中國與東盟的深厚關系。
節(jié)目中,張維為教授講述了,2000年中國主動提議與東盟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區(qū)的過往。
他回憶,當時在任的楊外長給中方提了一個建議,中方也采納了,就是搞一個叫作“Early Harvest”(早期收獲)計劃,也就是把一些雙方都可以接受的、盡快降低稅收的產品先列出來,特別是中國能夠主動讓步的、主動減少關稅的,使很多成員國,特別是小國看到,跟中國合作有多大的益處。
時任中國總理的朱镕基對這個建議十分認可,馬上予以采納。事實證明,這一決策無比正確。大約兩年后,雙方正式簽署協(xié)議時,自由貿易區(qū)的貿易額是400億美元,而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飆升至1萬億美元,增長倍數(shù)令人驚嘆!如今,東盟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雙方的經(jīng)濟聯(lián)系日益緊密。
張維為表示,朱镕基總理當時還講過一番令人印象深刻的話:我們今天簽了這個協(xié)議,如果10年以后,你們覺得你們吃虧了,平衡是對中國有利、對東盟不利,我們可以再重新談,我們可以修改。
回顧這段過往,張維為感嘆,這讓人不禁想起習主席常說的: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
編輯: | 周雯飛 |
責編: | 張慶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