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車青島四方遭到歐方調查之前,歐盟已經以所謂“反補貼”等為由,對中國企業(yè)在歐盟內部的經濟活動施加干預,并試圖加強對中國產品的控制,其中就包括出口到歐盟國家的中國電動汽車。
除了針對中國展開的所謂“補貼”調查以外,今年1月,歐委會發(fā)布了“歐洲經濟安全一攬子計劃”,以所謂“去風險”、強化供應鏈韌性以及維護經濟安全為由,推出了囊括對外投資審查、出口管制在內的大類措施,外媒普遍認為,這一動作是為“緊盯中國”。此前,據英媒爆料,歐盟還在醞釀通過“反傾銷調查”、征收“懲罰性關稅”等方式,在與中國光伏產品的競爭中保護歐盟企業(yè)。
歐方近來針對中企和中國產品的一系列消極動向,與反對同中國脫鉤的表態(tài)背道而馳,這會對中歐關系產生怎樣的影響?
編輯: | 黃濤 |
責編: | 趙歆 |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