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屆全球“未來產業(yè)之星”大賽總決賽就要在大零號灣舉行了,合成生物也是本次大賽的看點之一。合成生物是什么?看看新聞Knews記者帶大家去大零號灣實地探訪。
在這家名為天鶩科技的合成生物公司,記者沒想到,這里也要敲代碼!目前大家熟知的癌癥大分子靶向藥、mRNA的疫苗生產酶、基因的檢測酶都是蛋白質,蛋白質是由多種氨基酸混合排列的,排列組合的變化直接影響著蛋白質的性質,針對特定氨基酸進行替換能夠極大提高蛋白質的性能,助力產業(yè)降本增效。天鶩科技就是用AI的方法,對蛋白質進行設計改造以滿足工業(yè)界的需求。
天騖科技AI負責人劉博士介紹說:“我們整合了一個最大的40多億的數據庫,放到我們自建的數據庫里,并用AI去把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都學了一遍,構建成我們蛋白質工程的通用大模型?!?/p>
傳統(tǒng)合成生物公司要找到更好的蛋白質需要一次次地實驗、測試,現在交給AI去設計改造,不僅能數倍縮短研發(fā)時間,相較于傳統(tǒng)方法還能顯著提升蛋白質性能。
其實合成生物并不只是運用于醫(yī)藥生產,它還可以廣泛運用于材料生產。大零號灣的肆芃科技就是一個著力打造高性能生物基材料的負碳智造平臺。
肆芃科技執(zhí)行副總袁子鵬告訴記者,大家看到的各種塑料制品,包括衣服的纖維、電池里面的隔膜等,都可以用合成生物技術來生產。
肆芃科技就是用微生物,將生活中常見的酵母菌、大腸桿菌等通過特定發(fā)酵,將其轉變?yōu)椤爸圃旃S”,甚至可以直接以二氧化碳為原料,生產可降解塑料,而不像傳統(tǒng)意義上用化學方式將石油轉化為塑料,從而造成大量溫室氣體的排放。
當然生產不同材料所需要的細胞“制造工廠”都不同,如何能快速建造這種“細胞工廠”。肆芃科技與交大生命學院合作開發(fā)了“細胞工廠”設計構建平臺,將可能用到的各種零部件以及它們的特性都上傳到平臺上,可以非常方便地選擇零部件并快速進行細胞設計。
不僅如此,這還是一個開源平臺,它的部分服務器和數據中心就在交大生命學院里,在這里產生的所有實驗數據都將經過篩選后上傳,供肆芃科技的研發(fā)人員和全世界的學者研究使用。
這就是大零號灣的合成生物,有新型研發(fā)機構,有產業(yè)化應用,也有開源共享,一條完整的產業(yè)鏈已初具雛形,相信不久的將來這里將成為上海高端生物制造產業(yè)發(fā)展的“核爆點”!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