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年初,王燕華從江西吉安老家來到深圳,找了個幫房東招租的活兒,丈夫張冬華在附近一家工廠打工,他們一家三口就住在這里。因為丈夫工作忙,大部分時間五個月大的兒子張小軍都是由王燕華一個人帶著,為了貼補家用,王燕華還在出租屋的旁邊開了個小賣店賣些日用百貨。
王燕華回憶,當時在院子里還有一個男性租客,經常來店里幫她抱孩子,說來也巧,孩子似乎和他有些眼緣。
1999年5月12日的午后,那是下午兩點多鐘,一個年輕人過來租房,王燕華沒有多想,就把兒子交給了之前在店里的那名已經有些熟悉的租客。
王燕華說,當時她心里也惦記著兒子,所以不時地從二樓探出身子看看孩子的情況。她原以為租客很快就會看完房,可是這名租客卻十分挑剔,耗了很長時間,她前兩次探出身來還能看到兒子的身影,只過去了大約四五分鐘,當她再望著小賣店的方向時,兒子和那名熟悉的租客都不見了。
看孩子不見了,王燕華立即下樓尋找,當時還報著周賢海也許只是帶著孩子在他們是在附近玩耍的希望,可找了近半個小時,王燕華也沒有發(fā)現兒子的身影。她感覺事情不妙,立即向警方報了警案,并喊丈夫張冬華趕緊回來。
民警隨后趕到展開調查,當年,案發(fā)地龍?zhí)锝值朗轭^村屬于深圳郊區(qū),周圍都是農村,那時不比現在,附近都沒有安裝監(jiān)控探頭,警方也只能派人到處去尋找。王燕華告訴民警,和孩子一起消失的那名租客說一口四川話,兩個月前才租住到這里的,但是具體叫什么名字,王燕華并不清楚。當年,在附近打工的四川籍務工人員不少,民警展開了走訪,很快確定,這名租客叫周賢海,時年20歲,四川南充人。
偵查員隨即又對當天新出現的那名可疑租客進行了調查,發(fā)現他遺留在現場的行李包內裝的都是石頭。鑒于此,警方推斷這兩名可疑男子是結伙作案。
根據王燕華夫婦回憶,他們與周賢海并沒有過節(jié),不存在報復的可能性,而且案發(fā)后,家人也沒有收到索要錢款的電話。不像是綁架勒索案件,綜合調查情況,警方對案情有了初步的判斷,這是一起拐賣兒童的犯罪。
確定案件性質之后,警方派出了多路民警對案發(fā)地坑梓鎮(zhèn)進行了大面積的排查。經過一個星期的調查,警方沒有發(fā)現周賢海的下落,也沒有查到跟孩子有關的線索,那么,孩子會不會已經被帶離深圳了?之后,偵查人員也多次到周賢海四川的老家去找過他,但都無功而返。
但警方和張冬華夫婦都沒有放棄尋找孩子,在這期間,張冬華還應聘成為了一名派出所的巡防員。盡管派出所巡防員的收入不高,但是張冬華總覺得心想,自己距離找回孩子又近了一步。
2018年年初,一條有關周賢海的線索終于浮現了出來。情報顯示,在新疆烏魯木齊,一個用楊某的身份證活動的男子與周賢海的體貌特征有些相似。深圳警方決定,立即派出偵查小組趕赴新疆,在當地警方的協助下,民警很快查清了這個可疑男子的身份。他就是周賢海。
2018年5月26日,在新疆烏魯木齊的一家棋牌室里,辦案民警將犯罪嫌疑人周賢海控制,結束了他十九年的逃亡生涯。
面對民警的訊問,周賢海承認自己參與了當年拐賣張小軍的犯罪。他說,最開始提議的并不是自己,而是他的叔叔周軍。案發(fā)的前一個月,周賢海在一家工廠打工,后來丟了工作,就去找叔叔周軍借錢,可是,叔叔這里也沒多少錢,大家一合計,決定拐個孩子去賣,來換點錢。當初,商量此事的一共有四個人,除了周賢海和叔叔周軍,另外兩個是楊文平和唐偉。
根據周賢海提供的線索,民警很快就將其他三名犯罪嫌疑人周軍、唐偉、楊文平抓捕歸案。其中,楊文平負責扮演前來租房的租客。當年,就在楊文平跟王燕華上樓之后的五分鐘,周賢海就帶著張小軍從小賣店里消失了。
他們將孩子帶到廣東省惠東縣以后,但卻沒有成功找到買家,四個男人都不會照顧孩子,于是,扮演租客的楊文平請來了同在惠州打工的表姐張素瓊過來幫忙照顧。又過了一天, 他們通過一個中間人聯系上了買家,以一萬元的價格將張小軍賣給了一那戶人家。
據周賢海供述,當初賣孩子是托當地的一個老年男子做中間人從中牽的線,對于買家的信息他一無所知,十九年過去了,他已經記不得那個中間人叫什么名字。接下來,在嫌疑人楊文平的指認下,警方找到了中間人當時住過的那所老宅,并輾轉找到了老房子的主人。警方調查確定,案發(fā)那年住在這個老房子里的人叫邱英明,隨后,民警將中間人邱英明抓捕歸案。
那么,當年買孩子的究竟是哪戶人家,他是最有可能知道孩子下落的的就是中間人邱英明,可是,邱永明卻拒不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實。
就在調查再次陷入僵局的時候,2019年7月,從深圳市公安局打拐辦傳來了好新消息。原來,就在前不久,一個偶然的機會,深圳市民肖毅到公安機關采集了血樣,DNA數據剛剛入庫,就與之前失蹤兒童父母張冬華夫婦的DNA數據比中,這就是王燕華夫婦找了二十年的兒子張小軍,一直生活在深圳,當民警將這個消息告訴他的時候,他有些吃驚。
坐到一起他們才知道,原來張冬華夫婦苦苦找了二十年的兒子,跟他們家相隔不過二三十公里,對于張小軍后來的生活,他的養(yǎng)父阿萊(化名)說,當初,張小軍并不是他們家買來的,而是家里的一個親戚收養(yǎng)的,張小軍是四歲那年,因為親戚家無力撫養(yǎng)了才過繼到他們家。當年過繼時,親戚還特意給他看了一份收養(yǎng)協議,并且還附有一張張素瓊的身份證復印件。
從那時起,張小軍成了這家人的兒子,并且有了現在的名字肖毅,在他四歲那年,他來到了現在的收養(yǎng)家庭生活。從小到大,家人都沒有給他看過這份收養(yǎng)協議,更沒有透露過他的身世。
就這樣,張小軍在這戶人家中慢慢長大了,直到這次認親他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認親之后,張小軍的親生父母和養(yǎng)父母見了面,經歷了這些事情以后,雙方家庭都表示,無論今后的路怎么走,他們都會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劉晨 沈雪穎 實習編輯:夏定偉)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